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SEE任鸟飞 | 你的“小丑鸭”没有成为白天鹅

媒体:原创  作者:阿拉善SEE基金会
专业号:阿拉善SEE基金会 2021/4/28 13:52:09

图片

2021 04·22

「世界地球日」

修复我们的地球

4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这个我们称之为「家」的地方,同样也是许多其他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今年2月份,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这是32年以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名录首次大更新。其中,9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名录中,新增了20种国家一级。青头潜鸭就位列其中,而且直接从“三有”动物变成国家一级。青头潜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鸭生艰难,且听大锤细细道来。

鸟中

大熊猫!?

第一次听说青头潜鸭(Aythya baeri),是几年前在新闻上看到“河南惊现鸟中大熊猫”,点开一看,这不就是水鸭子吗?这鸭子这么丑怎么能跟大熊猫比!

图片

鸭鸭:谁敢说我丑!

论长相,青头潜鸭实在平平无奇。虽然名字中带“青头”,其实它的头偏黑色,在阳光下有暗绿色的金属光泽,它胸部有块棕红色的围巾,腹部到两胁呈白色,体长41-47cm,属于中小型鸭类。因为雄性青头潜鸭虹膜是白色的,从人的眼光看,容易把它的虹膜当成眼白,认为它是“豆豆眼”,给人一种“这鸭不太聪明”的印象。

雌鸟和雄鸟长得很像,只是虹膜褐色,身体配色也更淡一些。作为一种潜水觅食的鸭,它的腿比浮水觅食的鸭更靠后,站在岸上胸部便会挺得很高,走路摇摇摆摆,不过它们似乎也不太乐意上岸走动。

图片

岸上的绿头鸭(左)

青头潜鸭雌鸟(右),青头潜鸭的腿更靠近臀部

青头潜鸭还有一个好兄弟白眼潜鸭。区别是白眼潜鸭头部是栗红色的,腹部白色范围没那么大,所以在水线以上的白色不明显。两鸭体型相近配色相似,又爱混在一起,野外观鸟距离远且光线差,很容易搞混。

图片

青头潜鸭(左)与白眼潜鸭(右)

图片

扇动翅膀时可以看到白眼潜鸭(左)的腹部白色范围没有青头潜鸭(右)那么大,图片因为光线不同所以颜色差异比较大,野外区别两个物种还是很考眼力的。

鸭界以美男著名。一到繁殖期,为了得到雌鸭的青睐,雄鸭个个浓妆艳抹,隔壁鸳鸯早就换上华丽的新装,翅膀还不忘插上彩旗一样的直立羽。再看这边青头潜鸭,只是头部更绿了一点而已。相貌普通加上早先也算是常见鸟种,青头潜鸭一直是没名气没粉丝的“大菜鸟”,成为鸟中新晋网红不过是这几年的事。只是网红名号来得心酸,靠的不是颜值,而是稀缺。

去哪了鸭?

青头潜鸭数量下降的信息来得突然。

2008年之前普遍认为它的全球种群数量应该在1万~2.5万只,2012年评估数量直接降到700只,被IUCN列为极危(CR)物种了。这消息震惊了鸟界,可真想找点蛛丝马迹,又发现我们对这小丑鸭的了解实在是有限。从此所有青头潜鸭飞过的天空中都会留下一串问号:这鸭到底怎么了?

图片

青头潜鸭的历史分布地点集中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繁殖地向北延伸到俄罗斯南部和蒙古东部,越冬地向南包括老挝、缅甸、泰国等地区。

近几年的监测表明,它目前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平原及河北地区作为传统繁殖地,仍然可见分布,但繁殖地已向南扩展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江西这些原本以为是迁徙过路区和越冬区现在已经全年可见。

图片

青头潜鸭的分布。灰色点(上)和均匀灰色(下)分别代表了传统的繁殖地和越冬地,圆圈为2012年以来发现的繁殖地。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许多鸟都会转向高海拔高纬度地区,青头潜鸭反而把繁殖地搬到南边去了?还是这些地区之前就有繁殖只是没发现?目前还不太清楚。

图片

青头潜鸭宝宝们对世界充满好奇

为什么鸭?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头潜鸭消失这么快?

对青头潜鸭繁殖研究发现,即使在炎热的湖北,它的繁殖成功率在潜鸭中并不算低。

研究认为栖息地丧失、狩猎和人为干扰对青头潜鸭的数量变化影响很大。

图片

在河南民权越冬的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分布地恰好是中国经济发展人口密集的东部,湿地面积持续减少、水体污染、生态功能退化会让水鸟受到很大打击。

过去的50年中,我们损失了35%的湿地。开发和农业的发展是大量湿地消失的重要原因。目前的保护政策大多集中在大型、基本完整的湿地景观,但研究表明青头潜鸭可以在相对小而孤立的适宜栖息地上繁殖。对青头潜鸭可利用的湿地进行大规模评估,保护适宜栖息地是当务之急。

非法诱捕、毒杀水鸟的情况一直都有,且这种方式属于无差别攻击,许多水鸟深受其害,青头潜鸭就是其中之一。青头潜鸭喜欢在水中小平台上或者田埂上筑巢,繁殖季被捡蛋也是重要的干扰因素。东部地区人口密集,青头潜鸭繁殖地常常也被作为种植养殖或开发成娱乐场所。青头潜鸭对人为干扰很敏感,孵卵的青头潜鸭不仅要面临巢被淹没、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还要面对来来往往的人群,鸭鸭压力山大。

图片

出现在养殖场的青头潜鸭,通常鸭都是捕来的

杂交导致的基因污染同样是青头潜鸭面临的很大威胁。青头潜鸭似乎热衷于与白眼潜鸭杂交。它们是近亲,长得就很像,也很爱混群,甚至求偶期也在一起,“配错郎”的概率很大。这就导致在一群青头潜鸭中,总有几只感觉来路不明。

图片

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的杂交后代,两胁白色较少,头顶有栗色

雁鸭类不同种之间的交配很普遍,且杂交后代通常是可育的。群体中杂交个体数量通常不会太多,但对于小种群的物种来说,杂交很可能导致亲本物种的衰退与灭绝。根据观察,青头潜鸭和白眼潜鸭的杂交比例还是很高的,杂交现象对于青头潜鸭有多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吃的什么鸭?

更精细点考虑,比如食物缺乏会不会是主要影响因素,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研究。主要是还不确切知道它到底吃什么。对青头潜鸭的食性记载,能找到二十多年前的文献,记录它的食物包括水生植物的各部分、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小型鱼虾等。这些说法都比较模糊,它们吃的是哪种水生植物?哪些底栖动物?问就是不知道。

图片

一脸无辜的青头潜鸭

食性确实不好研究,几十年前研究鸭类的食性会在猎杀后分析胃容物,放到现在可简称“牢底坐穿法”。它们通常在水里活动很少上岸,粪便很难获取;加上是潜水觅食,虽然偶尔能观察到从水下叼出一团水草,但到底是哪种植物,它在水下有没有偷摸吃别的水生动物就很难说。笔者在观察青头潜鸭时确实看到它们吃鱼,一只青头潜鸭捞上一条比嘴巴稍长点的小鱼,横叼着嚼两口吞不下去,又掉回水里,后面的哥们趁机抢食,也嚼两口就掉了,于是又有第三只冲上来……没看清那条命运悲惨的鱼最后有没有被吃掉,但从它们笨拙的姿态能看出来,鱼在它们的菜谱中可能不常出现。

保护“小丑鸭”

研究者常说研究是为了保护,而实际上,即便了解了所有威胁与需求,保护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是青头潜鸭潜鸭繁殖和越冬的核心地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网络伙伴关系(EAAFP)针对青头潜鸭制定保护行动计划,成立了青头潜鸭保护工作组。

2017年起,SEE任鸟飞与多个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开展青头潜鸭的研究与保护。2018年-2019年,与中国青头潜鸭保护工作组合作,在湖北、河北、河南、江西等4省5市5县中国青头潜鸭的保护与生态生物学研究;2017-2021年,与任鸟飞伙伴在济宁采煤塌陷湿地、武汉府河、河南民权黄河古道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青头潜鸭的监测与保护研究工作。

2020 年 1 月,SEE基金会与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CCF)、朱雀会等发起了青头潜鸭越冬期全国越冬同步调查,记录到约 1600 只青头潜鸭。虽然这尚且不是一个准确数字,但也使得我们对它的种群数量有了基本的了解。今年,青头潜鸭被正式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鸭中也是极为豪横了。

图片

求偶中的雄性青头潜鸭

有观鸟爱好的朋友可以在观鸟的同时寻找一下这个小精灵,记录位置、雌雄成幼的数量并保存清晰影像,你的每一次记录都可能使我们对它的了解更进一步。

冬去春来的时节是看青头潜鸭的好季节,雄性忙着向雌性献殷勤,在雌性面前转圈、撩水,时不时把脖子弯到背上,看久了你会发现,这种动作还真的挺适合豆豆眼做的。

图片

阅读 314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