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动物世界-山羊属图鉴

媒体:动物世界  作者:Mystery
专业号:钱佳弘 2023/2/27 19:48:58

图片

山羊,是对牛科羊亚科羱[yuán] 羊属物种的俗称,在亚欧内陆和非洲的高海拔山区有较广分布,它们对食物没什么特殊要求,最喜欢的食物是灌木和草。

图片

图片

成年雄性在发情期,之间会发起争斗,相互用巨大角进行剧烈的撞击。在这个时期它们会变得大胆暴躁,而且具有攻击性,会袭击身边的动物,甚至是人类。

图片

图片

平时被人们称为“山羊”的动物实际上是家畜山羊,即野山羊的家畜亚种

家畜山羊 (Capra aegagrus hircus),和绵羊一样,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畜之一,其驯养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10,000年前。在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

山羊属中目前共有9种

图片

野山羊,或称为山羊,分布在欧洲及小亚细亚至中亚及中东。

虽然野山羊在一些地区是原生种,但做为入侵物种则会是非常具破坏性的。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外来的野山羊大量啃食当地的植物,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后来人们只能将它们猎杀至岛内灭绝来解决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高加索山羊,又称西高加索羱羊,只发现于高加索山脉的西侧。生活在海拔800-4000米的高山地区,以草和树叶为食,天敌为狼和猞猁。一般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居于隐蔽场所。

肩高1米,体重约为65公斤,腿较短。体毛为栗色,下腹部为黄色,腿的颜色较深。羊角呈弯刀式卷曲,雄性的角长约70厘米,雌性要短得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东高加索山羊,又称东高加索羱羊、达吉斯坦山羊、筒角山羊,只发现于高加索山脉东半部。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山区,主要以草和树叶为食。它们曾经被认为是西高加索山羊的亚种。

肩高大约100厘米,雄性的头体长可达190厘米,雄性到小很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捻角山羊又名螺角山羊,分布于亚洲中部的山区。生活在林线以上的高山地带,最高可达到5000米,喜栖于多岩石的环境中。捻角山羊主要吃草、叶子及其他植物。暮晨活动,雌羊会组成群族聚居,成员多达9头,雄羊一般是独居的。

体长140-180厘米;肩高65-115厘米,雄性较大。雄性呈浅黄褐色,腹部颜色及脚上斑纹与雌羊相同,面部黑色,颈部及胸部有白色长毛,可长至膝盖。雄性及雌性都有螺丝状的角,雄性的角可以长达160厘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阿尔卑斯山羊,又称阿尔卑斯羱羊,生活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高海拔地区。它们于黄昏及晚上的时间进食,由高陡的山崖开始,至较低的阿尔卑斯山草坪,以草、藓、花、叶及细枝作食物。在夏天,由于每几天就要喝水,它们会选择居住在近水源的地方。

雄性阿尔卑斯山羊一般可以成长至1米的肩高,雌性阿尔卑斯山羊多是雄性体型大小的一半。雄性的角更可以生长达1米,它们会用角保护自己,免受捕猎者的袭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努比亚北山羊,又称努比亚羱羊,分布于:阿尔及利亚、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阿曼、埃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苏丹等国家。大多数时间栖息于海拔3500-6000米干燥寒冷的高原地区,群居,晨昏时分觅食饮水,食物包括各种草、地衣、苔藓、树叶。

努比亚北山羊体长105-125厘米,肩高65-75厘米。努比亚羱羊夏季体毛呈棕黄色,冬毛则呈淡黄色。最引人注目的生理特征是雄性头上巨大而威风的双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班牙山羊,又称西班牙羱羊、伊比利亚山羊,分布于伊比利亚半岛。群居,生活在山地,以草、苔藓为食,根据季节的变化,它们因觅食会做出垂直的迁移。

西班牙山羊是一种强壮的山区动物,其特点为它们的大且灵活的蹄子和短腿。这些身体特点使它们可以在裸露的岩石、粗糙陡峭的山坡上上奔跑跳跃。这样潜在捕食者由于地形原因很难够到它们。

西班牙山羊两性异形现象非常明显,雄性在大小和重量上明显超过雌性,且比雌性有更大的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山羊,又称西伯利亚山羊,分布于俄罗斯中南部、中国西部和北部、印度西北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部、蒙古、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它们生活在高海拔的山地,冬季因寻找食物而到山腰活动。食物主要是草本植物,在贫瘠的冬季它们会进食树枝、树叶。

北山羊体型庞大,雄性肩高88-110厘米,重量60-130公斤;雌性体型明显较小,肩高67-92厘米,重量34-56公斤。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敏北山羊,又称瓦利亚野山,只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的山区,主要集中在瑟门山脉(或称西敏山脉、西门山脉)。生活在海拔2500-4500米,非常陡峭的山地,以灌木、草、地衣为主食。

西敏北山羊曾经广泛分布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山区,进入20世纪,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94-1996年,只有200-250只西敏北山羊存活,在人为保护下,2004年恢复到约500只。本物种的威胁来自:栖息地丧失、狩猎和近亲繁殖。

图片

图片

阅读 747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