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Valentine's Day
澳大利亚西南部的孔雀跳蛛(Maratus speciosus) © Jean and Fred / Wikimedia Commons
求偶有时候是在情人节献上一张表达心意的卡片,但有时候可就危险多了。
像北太平洋巨型章鱼、螳螂或宽足袋鼩这样的物种,它们的求偶行为有时可能致命。但是,即使交配的一方或双方面临死亡风险,这样的风险在繁衍后代面前不值一提。其实,许多物种的繁殖与其说是与死亡共舞,不如说是一场真正的舞蹈。
以主要栖息于美国西部的艾草松鸡为例。雄鸡会挺起胸膛,扇动尾羽,向雌鸡展示自己迷人的姿态,但雌鸡通常根本不感兴趣。
对其他动物来说,追求配偶需要收集漂亮的物品。比如,雄性园丁鸟会竭尽所能寻找蓝色物品,然后堆在一起,以期打动雌鸟。再比如,雄性黑猩猩会和我们人类一样,向雌性黑猩猩赠送肉类礼物,而雌性黑猩猩会在该行为持续多年后,同意建立某种形式的关系。
上述求偶行为有些可能比较怪异,但与地球上其他物种相比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在这一年中最爱意盎然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以下5种动物的求爱与交配行为吧!
鮟鱇:锁住爱情
© www.montereybayaquarium.org
陪伴有时意味着失去自我,而鮟鱇(Order Lophiiformes)则将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雄性雌性会结合在一起,成为彼此的一部分,或至少雄鱼会成为雌鱼的一部分,这些“深海居民”的习性也因广受欢迎的电影《海底总动员》而闻名于世。
雄鮟鱇漂浮在漆黑的海底,寻找伴侣的唯一希望是用它们“相对巨大的鼻孔”探寻雌鱼信息素的踪迹。
所以鮟鱇是用嗅觉寻找爱情。一旦它们找到了雌鱼,这些微小的雄鱼(有些雄鱼小到1厘米,而雌鱼有时是它们身长的60倍)就会用牙齿咬在雌鱼的腹部,然后交配会往更怪异的方向发展。
2005年发表在《Springer》期刊上的一篇论文解释道,“在这之后,雄鱼会永远依赖雌鱼血液运输的营养物质,而宿主雌鱼则会变成自我受精的雌雄同体”。
雄鱼基本会完全溶解,失去眼睛和其他器官,直至变成雌鱼身上随时可用的生殖组织。而且,雌鱼身上附着的雄鱼有时可多达6个。
澳洲黑蟋蟀:“看脸”
澳洲黑蟋蟀 © Catching The Eye / Flickr
择偶方式千差万别。对雌性澳洲黑蟋蟀(Teleogryllus commodus)来说,“颜值”至上。这种蟋蟀身长2到4厘米,是澳大利亚最常见的蟋蟀,通常被认为是害虫。但它们的交配偏好可是引起了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兴趣。
2006年发表在《Evolution》期刊上的一篇论文表示,雌性澳洲黑蟋蟀更偏好与更具吸引力的雄性澳洲黑蟋蟀交配或繁殖。
那要如何验证这个假设呢?研究人员饲养了数百只澳洲黑蟋蟀,密切观察它们的行为。
该论文表示,当雄蟋蟀的触角触及雌蟋蟀时,“雄性会发出求爱的叫声,并向后移动,接近雌性,将身体降低到地面”。
交配时,雄蟋蟀会留下精囊管。这时,雌蟋蟀会变得挑剔。对于一些雄蟋蟀来说,雌蟋蟀会在受精前将精囊管移走,导致繁殖无果。而在与有吸引力的雄蟋蟀交配后,雌蟋蟀则会更长时间地保留精囊管。
但该论文也表示,那些没有吸引力的雄蟋蟀也想出了一个变通办法,它们在交配后会守护雌蟋蟀,确保精子停留时间足够长,实现受精。
河豚:艺术创作
黄斑窄额鲀(Torquigener flavimaculosus) © Martijn Klijnstra / Wikimedia Commons
有一种小河豚生活在日本海岸的某处海域,身体长度不超过120厘米,它们会设计奇特的几何圆形图案,来吸引配偶。
潜水员在1995年首次发现了这种图案,其中之一直径可达2米,后被称为“神秘的圆”。
《Scientific Reports》期刊2013年的一篇论文表示,直到2011年,研究人员才观察到雄性河豚利用自己的尾巴、鳍,通过摆动身体,设计出了这些图案。
要设计出复杂的图案,雄性河豚需要绕圈游动,从不同的方向径向穿过,从而创造出山峰、山谷和带有细小沉积的平原。雄性河豚甚至会用贝壳和珊瑚碎片来装饰山峰。
这些呕心沥血都是为了吸引雌性河豚。成功时,雌性河豚会在艺术设计的最后阶段接近圆圈,并在中心细沙中释放卵子。
该论文表示,“产卵后,为了照顾卵子,雄性河豚会在这个圆形结构中逗留6天”。雄性河豚不会努力维持这个作品,而是顺其自然,让洋流压平山峰,填平山谷。卵子最终会孵化,而雄性河豚会再次转移阵地,旧画布也不会再用第二次。
孔雀跳蛛:花哨的舞者
澳大利亚西南部发现的孔雀跳蛛 © Jean and Fred / Wikimedia Commons
有时,最漂亮的也是最迷你的。
用肉眼看,孔雀跳蛛(Maratus mungaich)就像一个个跳动的棕色小点,而有些孔雀跳蛛甚至只有几毫米,可能都不会被注意到。
但通过微距镜头观察,雄孔雀跳蛛看起来非常像同名的孔雀。世界孔雀跳蛛专家尤尔根·奥托(Jurgen Otto)表示,从远处看零星的生硬动作,实际上是精心编排的求偶舞姿。
雄孔雀跳蛛像芭蕾舞演员一样挥舞着后腿,在空中扇动着五颜六色的背甲。但不幸的是,雌孔雀跳蛛一生中只交配一次。奥托写道,雄性要么分辨不出雌性是否已经交配,或者根本不在乎。
奥托表示,雌蜘蛛对这种穷追不舍的追求者会有不同的拒绝方式。第一种,它们会直接无视或走(跳)开;如果不起作用,它们可能会抬起腹部,左右摇晃,发出拒绝交配的明确信号。
如果雌蜘蛛已经交配,而且很饿,那雄蜘蛛不仅会交配失败,而且会成为雌蜘蛛的盘中餐。
松果蜥:爱情楷模
正在休息的松果蜥。© Michael Gardner
松果蜥(Tiliqua rugosa)有时也称之为“渴睡倦蜥”,遍布澳大利亚南部半干旱地区,一直到昆士兰州中部。每只蜥蜴的栖息地在7到22英亩之间。它们在植被下或洞穴和原木中过夜,早上出来晒太阳,然后开始寻找花卉、植物、蜗牛、昆虫,偶尔也会有腐肉。
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迈克·布尔(Mike Bull)开始研究寄生在松果蜥身上的两种蜱虫。他在阿德莱德东北部建立了研究基地。
40年后,这项研究成为南半球持续时间最长的蜥蜴调查。布尔和其他几代科学家一起发现了这种毫不起眼的小爬行动物的不可思议之处。
弗林德斯大学科学家、布尔的最终继任者迈克·加德纳(Mike Gardner)说:“布尔最大的发现是,松果蜥是一夫一妻制的。”
松果蜥的寿命可达50年,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度过的。但每年春天,它们都会在长时间的求爱之后,与伴侣重聚交配。这些伙伴关系可以持续几十年;研究中的一对蜥蜴在27年后仍然在一起。
在与伴侣团聚后,松果蜥会在交配前求爱长达8周。在这段时间里,雄性会跟随雌性,在雌性以植物和花卉为食时,它们会紧紧地跟在雌性身后,进行警戒。雄性蜥蜴在交配后会与伴侣在一起,与新交配的蜥蜴相比,对于已经相互熟悉的成对蜥蜴来说,这种情况发生得更快。
大约5个月后,雌性产下1至4个活仔,大小可达母亲的三分之一。松果蜥宝宝是早熟的,它们出生后可以立即照顾自己,但是不会马上跳进灌木丛。幼蜥蜴在妈妈的家里呆上一年,妈妈可以通过化学信号识别自己的宝宝。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