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是种曾经广泛分布、被认为第一凶猛的动物,所以有了“豺狼虎豹”的排位顺序。在古诗词中关于豺的有不少,但总是将豺与狼放在一起,作为一种动物,如“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鸱鸮鸣衡扼,豺狼当路衢”,“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只有李白算是搞清楚豺是豺,狼是狼,所以有“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这豺确实长得像狼,也长得像狗,所以总是被人们叫做“豺狼”或“豺狗”。但豺的四肢较短,大小与狗和狐狸差不多,明显比狼要小。体长85-130厘米,尾长45-50厘米,体重15-32千克。嘴巴比狼短而头较宽,耳短而圆,身躯也较狼为短。尾比狼略长,像狐狸尾巴一样,尾上的毛长而密。体毛厚密而粗糙,体色随季节和产地的不同而异,一般头部、颈部、肩部、背部,以及四肢外侧等处的毛色为棕褐色或红棕色,腹部及四肢内侧为淡白色、黄色或浅棕色。
豺是一种极聪明的社会性动物,有较严格的等级制度。群居性,多由较为强壮而狡猾的“头领”带领一个或几个家族临时聚集而成。少则2-3只,一般7-8只,最多的有40多只一群的,也能见到单独活动的个体。豺采取的是群内公有制,集体猎食,共同取食。
豺的听觉和嗅觉极发达,行动快速而诡秘,稍有异常情况立即逃避。耐力极好,常以接力式穷迫不舍和集体围攻、以多取胜的办法猎食其它动物。分工明确,诡计多端,几乎在同域分布的大小兽类它们都能对付。不仅能捕食鼠、兔等小型兽类,也敢于袭击水牛、马、鹿、山羊、野猪等体形较大的有蹄类动物,甚至也成群地向狼、熊、豹等猛兽发动挑逗和进攻,但主要还是鹿、麂、麝、山羊等偶蹄目动物为食。
由于牙齿的锋利和坚硬度以及头骨的构造,使得豺的咬合力也非常强,达500磅。它们的爪牙锐利,胆量极大,显得凶狠、残暴而贪婪,一般先把猎物团团围住,前后左右一齐进攻,抓瞎眼睛,咬掉耳鼻、嘴唇,撕开皮肤,杀死猎物,分而食之。豺是现存最强的犬科动物,也是最凶残和灵活的犬科动物,体型虽小于狼,但是战斗力要高于狼。
对付一些像牛那样的大动物,更加显示了豺的聪明才智和集体主义思想。一般一头豺就会连吓带哄尽量拖住猎物,不让猎物逃走,而其它的豺就从两侧快速包抄,堵住逃路。正当猎物进退两难时,靠近其尾部的豺就会乘机突然跳上猎物的背部,然后用利爪掏出猎物的肠子。当猎物负痛亡命狂奔时,抓肠子的豺会反方向跑,被掏出来的肠子被扯得到处都是,然后猎物会肚空血尽而死,豺群便一涌而上,抢拖撕咬,将猎物吃得干干净净。那场面极其血腥,难怪会把豺排在最凶残的动物之首。
它们相信群体的力量,有时也干出抢夺其它凶猛动物猎物的勾当。不但敢与狼争食,敢与豹争食,与狮子老虎也敢争食。靠着群体攻击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往往都会得逞。
没有金刚钻,不揽磁器活。豺之所以什么都不怕,除子自身凶猛与集体作战外,它还有自己的杀手锏。一般的犬科动物的爪子并不是很锋利,但豺和爪子像虎豹一样锋利,亮出它们的指爪时,会发现这不但是一把利刃,而且还带了倒刺,一量被它击中,就连牛皮都会被划破。
豺虽然是典型的肉食动物,但偶尔也吃一些甘蔗、玉米等植物性食物,究竟是为了营养均衡还是为了帮助消化,尚不得而知。
每年的9至2月是豺的交配季节,在繁殖季节里,雄兽和雌兽多成对活动。雌兽的妊娠期约为66-69天左右,产仔则在冬季,每胎产4-6仔,最多为9仔。初生的幼仔背有深褐色的绒毛,1-1.5岁性成熟,寿命为15-16年。在豺群中一般雄兽居多,性比为2︰1,也许与雌兽的成活率有关。
豺的社会性还表现在相互的帮助,有时怀孕的母豺会合住在一个窝,像是合建的产房和幼儿园,共同来抚养它们的幼豺。成年豺会给幼豺找食吃,捕猎后给它们喂食,还有的会在洞穴边放哨,以免母豺和幼豺不被伤害。它们和狗一样会运用声音来相互交流,但是不会像狗那样大声吠叫。它们会哀号、咆叫、低吟、鸣咽,还会吹口哨。当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也会互相撕咬,常常咬得鲜血淋漓,有时甚至连耳朵也被咬掉,一定要分个胜负,重新建立起社会关系才会停止。
豺广泛分布于整个北亚、南亚及东南亚的大陆地区。既能抗寒,也能耐热,但以南方有林的山地、丘陵为其主要的栖息地。它与狼是食物竞争者,但正好分布生境很少重叠。由于自然环境各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失去了栖息和隐蔽条件,各类被食的野生动物数量日渐减少,捕食困难,直接影响豺的生殖繁衍。饥饿迫使它们的活动范围向村落扩展,盗食家畜,人们常以害兽加以捕杀,致使各地都处于濒危状况。所以虽然分布广泛,但数量稀少。
实际上豺主食羚牛、鬣羚、野猪、斑羚和毛冠鹿等衰老个体,对平衡和复壮有蹄类种群起到了一定效应。
有些山区群众将豺视为灵物,认为豺是天神的使者,听得懂人语,也知道维持森林秩序。由于豺有一对灵活的大耳朵,像马的耳朵一样,所以有些地方又把豺叫做“马耳狗”,但这只是私底下悄悄地称呼,而在野外则称它们是“马将军”或“马元帅”。因为在一些村民看来,如果叫它“马耳狗”,是骂它作狗了,它会生气,专门来报复骂了它的人,或咬死他家的家禽家畜,或将野猪赶他家的庄稼地里吃他家的庄稼。有了这些禁忌,倒是为保护豺作了一些贡献。
近年来在贵州的习水、剑河等地都发生过豺咬死家畜。在湖南的张家界也发生过豺咬伤牛。看来这多年没有消息的豺,在森林深处还是有的,只是不知道它们的命运究竟如何。
(图片来自网络)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