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余一鸣,2019年参加环境教育研究与实践高级培训班,现任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副部长,工作及研究方向是博物馆教育与文创、科学传播。
Q1对您曾参与的培训班,有什么难忘的回忆?
版纳培训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词:人、氛围和民族。
陈进研究员是我见过的学者型管理者领导中最具人格魅力的人之一,他身为学者的逻辑推理和总结能力体现在每一次课的开场介绍和课后总结上。可以在培训晚上和学员一起唱歌、也会用略带口音的英文与外籍授课老师交流、在学员分组做课题时会给出“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会困惑”的共鸣,他是做自然科学研究出身,却在版纳开创了社会科学属性的环境教育中心,他说“中科院版纳植物园是拿国家的研究经费,我们应该为在地公众做些公益的科普和教育”,他这样一个学术与人情味集合的立体的人,某种程度上对我来说,是他让我更加端正且认真地对待当时的培训。
氛围——既有培训班、也讲整个版纳植物园作为一个科研机构的氛围。培训班的氛围主打一个鸡血,4年过去,版纳植物园号称“黄埔军校”的环境教育培训班仍然是我经历过的最“魔鬼”的训练班,培训内容方面,文献阅读、自我介绍、小组研究课题强度非常大;培训师资上非常有格局开阔视野,台湾环境教育刘奇璋、版纳外籍研究员Richard和Kyle;接受培训的同学,各行各业,各有不同。版纳植物园的氛围,集中体现在每天在喷泉旁的Coffee Time,各种国籍各种肤色的研究人员和学生,随意坐在水泥台阶上,开放聊天,身处罗梭江的一座孤岛,却与整个世界链接,这里像是一个抛却生活压力的研究理想国,让人印象深刻。
民族,是指版纳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我在当地接触的讲解员、烧烤摊、其他小组调研对象,不少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一个世界研究水平领先的研究机构,地理及周边居民是略显“不发达、原生态”的少数民族,但两者之间因为科学普及+环境教育联系在了一起,这种感觉实在奇妙。
Q2您与同期的学员在培训班之后,有什么进行专业交流或朋友相聚的回忆吗?
环境教育中心的贺赫老师、培训班同学廖鑫凤同学,在之后都有公务出差到我的工作单位——上海自然博物馆,我们也交流了近况,现在想来,也非常想念朋友们。
2019年9月5日,贺赫余一鸣合影于上海自然博物馆“亚洲文会”牌匾下
2019年9月17日,培训班同学昆植所廖鑫凤与余一鸣合影于上海自然博物馆办公区
Q3您曾写作或发表与培训班有关的记述性文章或专业文章吗?
因为在喷泉旁的Coffee Time拍到来自大阪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日本研究员的“虫”主题口杯,让我回到上海后,选择岗位交叉的契机做了《国外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创意策略》的论文综述,大阪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本地动植物主题文创产品让人印象深刻。
余一鸣.国外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意策略[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3):70-79
Q4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获得的进步或成绩吧!让您曾经的朋友们、老师们为您的进步一起欢欣鼓舞。
“公民科学家”是授课老师刘奇璋的题目,这个活动模式当时让我很受启发,回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后我进行了如下的模仿实践:
探索科学传播新理论,创新“公众参与科学”型博物馆教育活动
2016年年尾,适逢“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自博馆发起“我的自然百宝箱”公众活动,项目经费由馆常规预算列支,起初承袭“展教合一”的博物馆教育理念,引导公众收藏记录植物动物,自然博物馆统一展示,17年起本人作为成员参与。
2019年起,本人广泛调研,推进对接华东师大昆虫学研究者,围绕“同一种鸣虫的鸣声在不同地域的差异度”这一科研问题,设计推动“听有虫”公民科学活动,发动全国各地公众采集迷卡斗蟋鸣声,4个月时间超1.7万人次公众通过官方程序参与,共产生了2595条数据补充进上海鸣虫声谱数据库,并以展览形式展示。当年获得“2019上海市全国科普日表扬活动”、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二等奖的荣誉。
次年,参加第五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概括出以“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理念、“户外活动、线上联结、专家介入、全民参展”的特色进行申报,本人答辩,最终在全国86家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及各类型科普主体的168个项目方案中,荣获全场唯一一个最高奖项——特别奖。并将相关实践形成论文发表于《中国科技教育》。
2022年,上海市扬帆计划首次并入启明星项目,作为启明星培育(扬帆专项),年末,市科委例行发布“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扬帆计划申报指南,要求申请者年龄未满32周岁,目标是选拔和培养一批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鼓励其进行原始创新和大胆探索,尽快成长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本人总结上述项目4年经验,带领团队以“上海‘城市公民科学家Citizen Science’平台的搭建与推广”为题主持申报,获得立项3年20万资助(23YF1427900),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青年人才竞争激烈,全市共599人入选。项目结合国际科学传播理论“公民参与科学Public engagement in science”最新模式,提出以“提升上海地区公众参与科学项目的便利”为目的,打造首个区域性公民科学项目聚合平台,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科普活动传播效能,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项目模式推广至长三角科普场馆,提高上海科普辐射力。
2023年,立足上海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聚焦“上海昆虫物种名录”问题,牵头发起“上海昆虫家谱”公民科学项目,聚合“听见万物”微信小程序平台,使用人数已超3.3万人,联合大城小虫工作室发布上海地区首个科学名录——《上海昆虫名录2022版》,收录物种2961种,被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发布采信并公布。该项目荣获2023生态环境部全国多样性优秀案例(全国共15个)表彰。
多年来,“我的自然百宝箱”基于“公民参与科学”的理念,以城市物种多样性调查为主要方式,创新公众参与科学的新模式。一是搭建“听见万物”小程序,打造博物馆界公众参与的物种多样性数据收集平台,具有音频录制、智能识别、随手拍摄、物种信息收集功能。小程序收集公众有效数据7500余份。二是采用线上线下多元教育活动形式,线上活动通过1个项目专属网站和“听见万物”微信小程序,创建科普互动社区,推出系列教学视频,线下活动有学科专家讲座、工作坊、科学调查、“与科学家面对面”科学集市、展览展示等,组织并开展户外考察活动380余次。三是联合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博物馆等多方力量,团队成员具备自然科学、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等多个领域策划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参与人数突破420万人次。2022年9月28日,《人民日报》也围绕“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发表了专栏报道《对话自然·守护自然》。
培训班上学习的环境教育评估研究方法,一直让我有种“拿了一柄宝剑”的感觉,但因为工作一直是策划执行,回去之后因为人力精力所限,一直没用到教育/科普活动的评估上。不过最近一个“我的自然百宝箱-上海昆虫家谱公民科学活动”无意间接触到一位参与者,是华东师大科学教育专业博士,准备共同做教育学方面的调研。
环境教育培训班也是像我做的科普活动一样,“埋下一颗种子”,在评职称和考核压力督促下,自己还是得多发论文,这时种下的种子已经在发芽。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