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麦鸡是一种分布于亚洲的小型麦鸡属鸟类,具迁徙习性,是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的优势鸟类,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但多年来,对灰头麦鸡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尤其是其迁徙生态学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西南林业大学“高原飞羽”团队,使用GPS-GSM卫星跟踪技术,成功跟踪了3只灰头麦鸡个体,揭示了中国东部和东北部至缅甸和印度间的迁徙路线。该条路线为近东西向或东北-西南方向。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鸟类学杂志《The Wilson Journal of Ornithology》上。
灰头麦鸡简介
属鸻形目鸻科麦鸡属鸟类,体长34-37 cm,喜活动于水较浅的沼泽、河滩、湖岸、水田中,也见于近水的草地等非湿地生境。常集小群活动,在迁徙季节和越冬地也可见几百只的大群。
图1 在稻田中觅食的灰头麦鸡(摄影:韦铭)
图2 飞行(摄影:吴飞)
研究方法
使用背负式GPS-GSM卫星跟踪器(粤海,YH-GTG0306;重量 6 g;尺寸:55×22×30 mm)。使用QGIS 3.6.1进行空间属性统计。在R 3.5.3使用Move包中的动态布朗桥(dBBMM)模型构建越冬期家域。
捕捉地点:贵阳龙洞堡机场。
主要结果:
1 繁殖地分布
(1)南部种群:安徽洪泽湖、高邮湖。
图3 灰头麦鸡南部种群跟踪个体繁殖区活动位点分布图
(2)北部种群: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西拉沐沦河流域。
图4 灰头麦鸡北部种群跟踪个体繁殖区活动位点分布图
2 越冬地分布
(1)印度梅加拉亚邦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
(2)孟加拉国吉大港
3 国内途径内蒙古、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国外途径缅甸、孟加拉国、印度。
4 春季迁徙平均耗时12天、飞行距离3380 km。
5 均在夜晚迁徙,飞行时速为29.11-91.12 km/h。
6 冬季家域平均为18.56 km2,核心活动区平均为1.28 km2。
图5 灰头麦鸡迁徙路线
讨论
灰头麦鸡分布广、种群数量大,可作为研究鸟类迁徙生态学的模式物种。目前所跟踪鸟类个体数仍十分有限,在今后可增大跟踪样本量,深入研究其停歇地选择模式、飞行路线和天气因素的关系等。
29 December 2021
First description of migration and wintering home range of Gray-headed Lapwings (Vanellus cinereus) tracked with GPS-GSM satellite telemetry
Yu Lei, Zhu-Mei Li, Zhong-Fan Kuang, Qiang Liu*
The Wilson J. of Ornithology, 133(2):308-314 (2021). https://doi.org/10.1676/20-00018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雷宇:北京林业大学,在读博士
李筑眉: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匡中帆:贵州省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通讯作者 刘强: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鸟类迁徙生态学、气候变化对鸟类分布的影响、湿地鸟类多样性等。
来源:
内详
微信号:cwcawx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