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还有诗
让世间美好得以安放、流传
幸好还有诗
让人类得以从日常琐碎中逃离
诗意地栖居
「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诗歌征稿启动以来,反响热烈,参与踊跃,投稿如雪片般纷至沓来。我们将陆续展示征集到的优秀诗歌,敬请关注。
认识珍稀物种,守护诗意自然。第七期为大家带来张清妤、叶菊如、汪业盛、聂升举、姜莞莞、拾柴6位诗人的作品。他们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麋鹿”而执笔,那就叫它「麋鹿专题」吧。
再次感谢所有热爱诗歌、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朋友们,为大家带来这一场诗歌的盛宴、人与自然的共舞。感谢你们用诗人独有的浪漫,把珍稀的美好带到大家面前,让自然诗意治愈都市emo,也让珍稀被认识、被珍惜。
01 麋鹿生长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冯江
黄昏似梦。鹿角朝向晚霞
远处弥生繁茂的枝叶,往上看
又是狭小的天
延伸灵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会得到
麋鹿的一双眼
背上绵延的起伏,到尾巴
像垂落的流星
散射,鹿蹄宽大如石块
踩下去,凹陷是
土地的恩赐
再看麋鹿一次,就一次
让美
无限回环于宇宙
*麋鹿,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野外灭绝(EW)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肖阳
▲麋鹿小科普:麋鹿为中国特有种,自然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域。1900年麋鹿在中国灭绝。1980年代中期,麋鹿被重新引入中国。目前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江苏大丰和湖北石首建立了圈养和散养种群,并开始在湖南、河北、内蒙古等地进行野化放归。目前中国种群数量约10000只。
*诗歌作者:张清妤,97年生,福建福鼎人。作品散见于网络。
02 麋鹿在黄昏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肖阳
关于洪水的起因,众说纷纭
忘了吧,忘了天鹅洲
忘了围场,忘了一场
真正的背井离乡,忘了几百里孤单的
水路:东洞庭湖湿地——
水草摇曳,芦苇荡
多么适合生长秘密和爱情
就在那个黄昏,烟雨里
几只麋鹿上了岸
叫声,撕破了洞庭湖的寂静
多年后我们眺望
湖上风光,一群麋鹿
突然跑向水边:那不羁的跳跃
像是真诚地原谅了人间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杨涛
▲麋鹿小科普:麋鹿属(Elaphurus)起源于晚上新世的中国和日本地区,目前为单型属。野生麋鹿早已在野外绝灭,历史上仅有少量圈养种群留存于皇家猎苑。在19世纪60年代由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神父发现于清王朝在北京南海子的皇家猎苑,并正式命名。后有少量个体被运至欧洲建立起圈养种群,而中国皇宫中的种群则在19世纪末覆灭。20世纪80年代由英格兰重引入至我国东部,并逐步在北京南苑、江苏大丰和湖北石首生长繁衍。
*诗歌作者:叶菊如,生于20世纪70年代,湖南岳阳人,员额检察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岳阳市岳阳楼区作家协会主席。著有诗集《一种寂静叫幸福》《别样心情》《湖边望》等,曾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曾获首届闻捷诗歌奖、首届汨罗江文学奖现代诗求索奖和第二届岳阳文学艺术奖。
03 麋鹿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谢建国
峥峥头角四蹄风,记否当年伴太公?
应是心贪芳草美,流连忘返此洲中。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陈晓东
▲麋鹿小科普:麋鹿生活在平原,草地和草丛沼泽地带,生活中大量的时间待在水里,极善游泳,可穿越河流与湖泊。麋鹿取食禾本科植物、苔类和树叶等,白日和黄昏较为活跃。发情交配期为5月底至8月,期间成年雄鹿性情暴躁,时常吼叫,以双角挑举青草藤蔓等植物以示炫耀,并跟随和追逐雌鹿。雄鹿之间以对峙或双角顶撞的方式进行优势地位的争夺,打斗不甚激烈,通常不会致命。雌性孕期250-315天,每胎仅产1仔。
*诗歌作者:汪业盛,男,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荆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著名军旅诗人,入选2020年湖北省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
04 麋鹿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谢建国
我们不敢相认,不敢
穿过一株桦树的咫尺之隔;
不敢停留片刻,
在这芦苇、湿地、河流远去的地方。
我们,听桦树上的鸟鸣,
并从它们闻出的子弹气息里
继续逃。像三千年前于楚王箭矢中突围,
在这万物安好的月夜。
但我们已无力驮起家园一同溃散——
层层剥皮式驱赶,
比四面持续飞来的子弹
更绝望:
我们,甚至找不到下一个“猎场”。
*编者注:如今中国没有麋鹿猎场,诗中猎场为文学艺术化表达。2020年我国已全面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科学研究、疫源疫病等特殊情况除外,但需要申请特许证明)。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冯兵
▲麋鹿小科普:麋鹿雄性具大型鹿角,角型独特,无眉叉,老年鹿角的次级分叉复杂无规律,且左右不对称。蹄适应湿地行走而宽大扁平,趾间有皮踺膜,尾长而尖端成簇。为大型鹿类,头体长150-200cm,雄性体重150-250kg,雌性体重120-180kg。麋鹿身体壮实,颈部较粗,面部长而窄。冬毛灰棕色,夏毛红棕色为主,腹部和四肢浅黄色。
*诗歌作者:聂升举,笔名鹏举,湖北监利籍,就职于湖北十堰市。有诗作发表于《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绿风》《长江丛刊》《浙江诗人》《黄河《鸭绿江》等期刊。
05 作为一只麋鹿存在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陈晓东
就这样百无聊赖,把头埋进草丛
舔舐草根上的水珠,甜蜜的味道
顺着血管流动,到达身体每个部位
感受沸腾的喜悦,以及久未感知的欢愉
风被树林阻隔,不会感到寒冷
春天的脚步,唤醒了沉睡的生灵
久违的律动一并涌现,借助阳光
谋划生活以及未来
逐草而居的日子,还会继续
犄角顺着心意
看到枝头上一枚嫩芽,吐着新绿
嘈杂的声音,从淙淙流水中溢出
麋鹿嚼着水草,在思考着
这片沼泽地,之外的一处栖息地
耳边响起桔梗花的脚步声
而我在你身体内,跳跃的、奔跑的部分
一次次涌动着,无数的身影
遍布世间每一个角落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史华平
*诗歌作者:姜莞莞,本名姜丽,昆明作家协会会员,诗人,作品发表于《十月》《滇池》、《昆明文艺》等。
06 访岛上麋鹿,不遇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冯江
不速之客的你
闻风而动--
风声其实早早放出去
这片江心洲子
将是自然还给自然最好的
标本之物
另一朵标本
轻轻捏住小寸乡愁的衣角
被你折叠着放在手掌大的
八角金盘上
你又是从童话的哪一页
嗅出这会是乡党--
一丛崛起于林间的鹿
最偏爱的食粮
还是说,你期许着
陆地的鹿
和一群天上的鹿
在这里会有一个美妙的市集
不遇。荒草域中央
顶着春天号角的成成
率子民而撤
子民是他的雌后,两只幼仔
一个家族撑起鹿之国
草垒城堡是全部剧场
尚在输出童话他乡
和眼前方寸领地上
短兵交接的自由
涉水向前
草丛瞬息隐没了它们的身姿
小山丘在头顶浅浅移动
那也是微妙的内心角逐
伫立,观望,踱步
你自诩缤纷绵长的善意
始终趟不过对面的星河
你伸出的手掌
仅是一个乞求的手势
八角金盘重重摔入泥土
盛不下一个族群的疑虑
和惧怕
你看到的,是一部
隐忍不发的默片
草绿在风中疯狂舞起
春天的号角--
又是如此庄严的远古装饰
此刻奏响了
迫降现实的集结号
急急令,步调齐向右
急急令,步调齐向左
像是一个人刚刚出门却下起了
冰雪暴
你好吗
你离我远点好吗
我也听到了
这样清晰而坚定的宣言:
如你所见,如岛
完整的一份遗世独立
不容闯入和打破。
▲图片作者:自然影像中国肖阳
*诗歌作者:拾柴,本名徐燕,湖南华容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并入选多种年度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刺猬之歌》。现居岳阳。
诗歌和自然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离人类都既近又远。当我们路过一花一木一动物的时候,也在路过一首诗。我们因读诗而心思颤动,也因走进自然而怦然心动。诗歌能抚平内心躁动不安的褶皱,大自然也能治愈内心的焦虑与失落。
诗歌陪伴人类,从远古到现代,也将走向未来,被记忆、被传诵、被感动,越来越丰满。
大自然也陪伴人类,从远古到现代,却不知道还有多少未来,物种濒危灭绝,气候异常频发。
自然有诗意,我们守护自然的珍稀物种,也是守护诗歌的天地,更是守护人心的诗意与张力。
自然有诗意,我们不能没有诗歌,更不能没有大自然的奇妙物语。为珍稀物种写首诗,为人与自然的未来留住诗意。
古往今来,诗歌曾让一栋楼、一个人、一座城名扬四海、流芳百世,今天,相信您的诗,也能拯救一个物种、丰满人类的精神世界,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注:文中「麋鹿小科普」文案来源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程序,或有编辑改动。文中配图仅为艺术化需要与诗歌内容无关。
阅读往期作品:
直接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1.为珍稀物种写诗01《舒婷、余秀华、王计兵、陈年喜,用诗人的浪漫,为珍稀物种写诗》
2.为珍稀物种写诗02 | 于坚、李元胜、汪剑钊、张执浩、苏笑嫣
3.为珍稀物种写诗03 | 田原、游以飘、杨小滨、秀实、席地
4.为珍稀物种写诗04 | 凸凹、向以鲜
5.为珍稀物种写诗05|惊恐中的渔人说:鲸的背上,插着一面旗 | 世界海洋日专题
6.为珍稀物种写诗06|我所爱的朱鹮栖息在潮湿的诗句里,岁月变得简洁
*点击查看202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线上线下公益传播行动《这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读诗,见自然!》
/关于“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
「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是由「CM公益传播」携手《诗刊》社联合发起,多家机构与媒体参与支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以珍稀物种名称作为诗歌名创作诗歌,为珍稀物种写诗,用诗意点燃善意。后续拟将出版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科普诗歌集,并通过联合不同领域的品牌与机构传播这些诗歌,应用到多种场景。一起认识珍稀物种,守护诗意自然。
项目获得多方支持,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共创伙伴:微博环保、微公益、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爱心共创企业:天虹,黑龙江省万达广场。厦门站共创伙伴:思明区作协、文学思明、《厦门诗人》诗媒体。以及多家公益组织与新闻媒体的支持。自然影像中国在项目宣传期授权多张野生动物图片。
✪
诚邀更多机构加入我们
让征集到的诗歌延展应用到更多场景
一起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来源:
原创
微信号:cwcawx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