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中国最高的树,是哪一棵?

媒体:原创  作者:环境保护基金会
专业号:环境保护基金会 2022/4/20 13:00:42

“巨树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是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多特瑞(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共同支持开展,奚志农老师及“野性中国”团队带领执行,支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系列活动之一。

2021年10月,在进入高黎贡山拍摄、调研中,一项新纪录诞生—72米秃杉,是欧亚大陆上被人工攀爬精准测量、拍摄到的最高的一棵巨树。

《森林与人类》杂志在4月刊推出巨树专题,向读者展现中国乃至世界上知名的一些巨树。封面就是来自云南高黎贡山的一棵秃杉。(文章来自《森林与人类》杂志4月刊)

图片

▲这张巨树的“等身照”共用了42 张照片,耗时约70 个小时拼接而成。难度在于每张照片都有自己的透视,要在明确主透视的基础上取舍和拼接。另外,不管是还原秃杉主体还是周围环境的真实状态,需要仔细观察每一段树干、树枝、树冠的特征和上下关系,再结合视频素材整体把控和推敲细节,最终成功完成“等身照”。摄影/柯炫晖(野性中国) 合成/王亚灵(野性中国)

野性中国

“七十二米!”,——树冠方向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回答,回荡在高黎贡山的峡谷间,一项新的纪录诞生了:这是欧亚大陆上被人工攀爬精准测量、拍摄到的最高的一棵巨树。时值《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昆明举行,这一声,是对COP15最好的献礼。 中国最高的树在哪里?它长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到今天依然没有准确答案,但当我们悬挂在六十米高空,触摸着眼前这棵巨大秃杉深裂的灰黑色树皮,便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生命狂野的脉搏。不仅仅满足于测量,用时六个小时,我们从树根爬到树冠,见证了这棵巨树和树干上附生的十几种植物,又用了近七十个小时,合成了这张#中国巨树# 的“等身照”,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速度。

世界最高的巨树有多高?

大多数城市森林公园里的树几乎不超过30米。不过世界上有一些树,它们的高度超过你想象的极限,比如目前已知世界最高的树——北美红杉“亥伯龙神”,以115米的高度冠绝于世;目前已知世界最高的被子植物——生长在婆罗洲丹浓谷的一棵黄娑罗双,100.8米的高度超过了30层大楼。

图片

▲在北美内华达山脉中的巨杉国家公园里,晨雾中泛着和煦的阳光,由巨树构成的森林层层叠叠耸立在休姆湖的湖边。这座国家公园里生长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树。摄影/钟鑫

这些树远超出所在森林里的树冠层,且树干和树枝上附生大量植物,形成壮观的空中花园。它们遮天蔽日的身躯,给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些就是我们定义的“巨树”。

中国的巨树在哪里?

巨树持续生长需要许多条件,但一片区域内植物的生长又有一定局限性,巨树不会无限制地长高。如果我们要在中国寻找最高的树,就要去西南,去热带和亚热带,去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区,这些雄壮的山脉挡住了来自印度洋的丰富暖湿气流,形成了局部丰沛的降水。而高黎贡山是这片山地的核心之一,它如一座连接亚洲大陆中部和南部的巨型地理桥梁。遥远偏僻的位置,也使它成为众多生命的庇护所,成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在这里孕育、残存着中国最晚被发现的一些巨树,同时也将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大本营”。

图片

▲巨树不只是一棵树,更是一个生态系统。这棵位于云南高黎贡山的秃杉是目前中国已精准测量的最高的一棵树,上面附生着杜鹃花科的树萝卜和越橘属植物。摄影/蒋俊文(野性中国)

树木如何长高?

一棵树外围的树皮和内侧的木质之间,有一层活力十足的分生组织,被称为“形成层”。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分生,产生木质素,堆积在树的身体里,这个过程被称为次生生长,次生生长使树木最终获得了相比细瘦的草本植物更庞大的躯体。树木的寿命因此要远远长于草本植物,也意味着一棵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图片

▲马来西亚沙巴州的斗湖国家公园中一棵高达88 米的黄娑罗双曾被认为是热带最高的树,但这一纪录近年被同在沙巴州的另一棵100.8 米高的黄娑罗双打破。相比于温带,热带的巨树多为开花被子植物,常长有巨大的板根以支撑身躯。摄影/钟鑫

在树干和树枝的顶端则活跃着另外的分生组织,它让树长得更高。对于森林里的树,长得高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获得延续生命、散布种子所依靠的最重要资源。只有在萌发后几年里快速长高的树,才能使树叶尽快抵达林冠层沐浴阳光。

水热条件限制一个区域内树木的高度

当然,也有许多因素限制着一片区域内树的高度。

限制一个区域树高的第一因素是水。位于高处的树叶需要水维持生命运转,而把水送到高处的前提就是环境中要提供充足的水。因此,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植被多以灌木草本为主,几乎不见树木。

另一个限制因素是温度,低温会破坏树木活跃的分生组织,结冰也让位于高处的树叶无法获得水,因此尽管生活于寒温带泰加林中的树有各种方式适应低温环境,但也大多不超过20米。

图片

▲在巨杉国家公园中有一片铺设栈道的环形空地,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巨杉令人震撼的群像。摄影/钟鑫

我们归纳性地看,今天世界上最高的、超过80米的那些巨树,无一例外都生活在降雨量大、水汽充足、气候相对温和的区域。这些世界上著名的巨树之乡,比如生长着北美红杉和巨杉的北美太平洋海岸、生长着杏仁桉的澳洲塔斯马尼亚岛、生长着黄娑罗双的婆罗洲,都是常年雨雾丰沛。

树木不能无限长高

即使拥有充足的水热条件,树也并不能无限地长高。对于一棵树来说,极限高度还取决于两个条件:树干的机械强度和水分能够被树的蒸腾作用送达的高度。树越高,树干所要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属于裸子植物的松柏类和大部分开花植物不同,它们的木质部由比被子植物的导管分子更细更长的管胞构成,单位面积上有着更强的支撑能力。也因此,裸子植物在世界巨树高度的排行榜上占据了主要席位。而被子植物的巨树集中在东南亚、非洲热带森林的龙脑香科、豆科和分布于澳大利亚的桃金娘科。这也是“巨树计划”首先选定一批包括秃杉在内的裸子植物的原因。

图片

▲从高黎贡山最高秃杉的高处可以俯瞰附生在上面的兰花和蕨类植物,下方就是奔腾流入怒江的普拉河。摄影/蒋俊文(野性中国)

另外,对于现存的巨树的高度,人类活动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历史上人类的经济活动,例如营造建筑、薪炭取暖都会消耗大量木材,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城市周边区域,一棵巨树也很难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附生植物也塑造了巨树的形态

高黎贡山秃杉的全身影像,记录下它和整个高黎贡山生态系统千丝万缕的联系,仅仅是在测量过程中也有了极为初步的统计。在这棵秃杉的不同高度上附生着5种兰花、两种树萝卜、两种蕨类和至少1种桑科榕属植物。

图片

▲附生在秃杉巨树60米高处的高黎贡厚唇兰正在开花,长势良好。这是云南西北部特有的兰科植物。摄影/蒋俊文(野性中国)

这些附生植物中,既有高黎贡厚唇兰、倒挂树萝卜这样区域特有的植物,也有鳞轴小膜盖蕨这类在中国西南高海拔地区广布的物种,它们体现了高黎贡山作为物种交流桥梁和避难所的双重特点。巨树为众多附生植物提供了依附和生长的空间,附生植物也塑造了巨树的形态。

图片

▲秃杉上的匍茎卷瓣兰。摄影/ 蒋俊文(野性中国)

中国西南的山脉之间,降水充沛,必然能诞生世界级的巨树。如今我们测量了72米的秃杉。未来,随着调查和测量手段的深入,“欧亚大陆被精准测量的最高的树”这一新桂冠,也许还会落到生活在墨脱、察隅、贡山的其他巨树上……我们将继续筹备跟进“巨树计划”,并将把这些巨树更丰富的细节展现给公众。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北美西海岸、婆罗洲、塔斯马尼亚岛之外,我们将宣布一个新的世界级巨树分布中心:喜马拉雅山麓和横断山区。这将是展示中国物种多样性的重要一笔。

图片

阅读 258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