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关于征集振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基金“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特征解析及其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路径贡..

媒体:原创  作者:环境保护基金会
专业号:环境保护基金会 2025/4/23 13:58:59

关于征集振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基金“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特征解析及其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路径贡献度探究”项目执行单位的公告

振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基金2025年计划开展“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协同促进”项目,围绕“绿色低碳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地方实践和创新”方向开展研究。

现以公开、公平原则,面向社会征集一家专业研究团队,对“绿色低碳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地方实践和创新”方向下“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特征解析及其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路径贡献度探究”开展研究工作。

一、项目工作内容

1.总体目标

针对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开展研究,为未来城乡建设领域的绿色低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需包含以下内容:

①选择中国典型地区构建适合该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特点的城乡建设领域碳减排潜力模拟、预测与评估模型;

②通过应用这些模型,预测未来城乡建设领域不同减排情景成效,评估不同技术措施组合方案的碳减排潜力,从而评估城乡建设领域对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

2.主要任务

①编制城乡建设碳排放清单的方法体系一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构建城市和乡村的分类分级体系;(2)确立本地化的排放因子(系数);(3)研究建成区逐类逐级碳污排放量计算方法;(4)研究清单的质量控制方法。

②设计城乡建设领域碳减排需求指标体系一份;

以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为原则,设计覆盖城乡建设领域的主要方面的指标体系,包括建筑材料生产、建筑施工和运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减排需求。研究能源消耗类指标、排放类指标、绿色建筑与公用事业低碳技术类指标;分析这些指标对碳排放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依据指标体系确定情景分析的主要参数。

③建立城乡建设领域碳减排潜力精准预测技术体系一份;

针对城乡建设特点构建碳减排潜力模拟和预测模型,模型包括的模块有(1)趋势分析模块: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城乡建设领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变化趋势;(2)情景模拟模块:构建不同发展情景下的降碳潜力预测模型,包括政策驱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情景;(3)精准预测模块:基于碳减排协同预测决策集成模型,利用深度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对城乡建设领域的降碳潜力进行精准预测,并评估对于总体双碳目标达成的贡献度。

构建适用于城乡建设领域的碳减排技术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总体优化目标(包括碳减排量、各类能源结构比例等),分析城乡建设领域碳减排的约束条件,如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可行性、政策环境等;(2)构建适用于不同类型区域特点的城乡建设碳减排技术清单,评估各类建筑节能、低碳市政、清洁能源等技术的有效性和协同碳减排效果;(3)建立城乡建设领域碳减排对总体双碳目标达成贡献度的评估模型,给出不同情景下城乡建设领域的碳减排贡献。

④邀请行业专家对项目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度解析,提供专业咨询与建议,确保项目研究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⑤形成1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特征解析及其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路径贡献度》报告,邀请行业专家对此报告进行评估,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注:本任务所产出的研究成果将归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执行单位双方共有,且基金会有权出于公益目的使用项目研究成果。

3.实施周期:原则上自协议签署之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前

二、应征单位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应为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或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申报不面向个人;能够开具正规票据,且近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违法记录;

2、申报单位有稳定的工作团队,具备履行合同、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专业能力;

3、项目团队应在城乡建设、双碳政策等相关领域有深厚的专业背景,且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能按照基金会财务管理要求使用项目经费。

三、经费支持

本项目预算不超过644,000.00元(如总预算超过644,000.00元则视为无效申报),包括但不限于资料费、人员费用、差旅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和其他费用等,具体预算由申报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按要求测算编制。若预算中涉及服务费或管理费,所占预算比例不得超过10%。预算总额超标或者管理费占比超标将视为不合格申报材料。委托执行协议签署后,任何超过15%幅度预算的调整须提前书面征得同意,请按实际需要慎重填写预算。

四、申报要求

1、申报时间:2025年4月21日 - 4月29日

2、材料要求:

(1)下载项目申请书(详见文末附件),填写并加盖公章。

(2)申报单位资质:

①提供营业执照等与其单位性质相符的资质证明材料;

②提供银行开户许可证或其他银行开户证明材料(如有);

③申报单位认为其他有必要提供的材料扫描件;

(3)提交方式:有意者,请将上述材料盖章后扫描,合并为一个文件,于2025年4月29日下午4点前发送至jiangyinong@cepf.org.cn,逾期视同放弃(以收到申报材料扫描电子版邮件时间为准)。同时,请将上述申报资料纸质件快递至下方邮寄地址。

联系人:姜老师,电话:010-67130419

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704

资料请注明:项目名称 申报机构全称

五、评审流程

1.本征集公告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官网、微信公众号、采招网进行发布;

2.收集申报单位材料;

3.项目部门就申报项目进行初筛,如申报单位提交材料不满足征集公告中要求,取消其申报资格;

4.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项目综合评审;

5.推荐委托执行单位在基金会官网、微信公众号、采招网进行公示。

六、其他事项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仅将申报单位所提交材料用于本次评审工作。如果发生我会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并不可克服的客观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战争、地震、洪水、火灾、罢工、新冠肺炎疫情(含其防控措施)等导致活动无法开展、终止或延期,我会会以邮件或短信的方式通知申报单位,如因以上原因造成申报单位损失的,我会不承担相应责任。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2025年4月21日

阅读 196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