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淡水动物评估显示,全球24%的淡水动物正面临灭绝的高风险,包括淡水鱼类、蜻蜓、豆娘、蟹类、鳌虾和小虾类等众多物种。这份发布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由IUCN多位专家共同撰写,建议采取针对性的保护行动,并呼吁各国政府和相关行业在水资源管理和政策制定中,积极运用本次淡水动物评估数据,以防止更多物种走向灭绝。
墨西哥一种丽脂鲤(Astyanax salvatoris):极度濒危
摄影:Topiltzin Contreras MacBeath
这项全球淡水动物评估是来自世界各地的 1000 多名专家,历时 20 多年的工作成果。IUCN淡水生物多样性负责人、本文第一作者凯瑟琳·赛尔(Catherine Sayer)表示,“IUCN红色名录在迎来60周年纪念之际,已成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命晴雨表。缺乏淡水生物多样性数据再也不是不作为的借口了”。
此次评估涵盖了IUCN红色名录上的23496种淡水动物,结果显示,至少有4294种面临灭绝威胁。其中,蟹类、鳌虾和小虾类种群的灭绝风险最高,达到30%;淡水鱼类其次,为26%;蜻蜓和豆娘则为16%。
加蓬的一只雄性豆娘(Chlorocypha cyanifrons)
摄影:Jens Kipping
研究指出,受威胁物种主要集中在非洲维多利亚湖、南美洲的的喀喀湖、斯里兰卡湿润区以及印度西高止山脉等地。这些地区不仅淡水生物多样性极高,还有许多当地特有物种。研究还发现,世界各地地下水系统中濒临灭绝的物种数量超出预期,例如北美地区存在大量濒危螯虾,美国阿肯色州的雏菊穴居螯虾(Fallicambarus jeanae)就被列为易危物种。湖泊、绿洲和泉水则是淡水动物濒危的热点区域,2020年,菲律宾拉瑙湖中有15种鱼类被IUCN红色名录宣布灭绝。
美国伍德维尔喀斯特溶洞鳌虾 (Procambarus orcinus):濒危
摄影:Keith A. Crandall 和 C. Riley Nelson
导致淡水动物面临灭绝风险的因素众多,污染是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农林业污染,影响了一半以上受威胁的淡水动物。此外,农业用地、取水工程以及水坝建设等土地类型转换,阻断了鱼类的洄游路线,使淡水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过度捕捞和外来入侵物种也是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以西班牙南部的帕氏伊比鲁鲤(Squalius palaciosi)为例,由于水坝和围堰建设导致栖息地丧失,加之外来入侵物种引入,这种自1999年后便未再现身的鱼类,今年被正式宣布灭绝。
这项研究还指出,尽管受威胁的淡水动物与受威胁的两栖类、鸟类、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生活在同一地区,但由于栖息地不同,所面临的威胁存在差异,因此保护行动必须有针对性。例如,在西高止山脉,保护老虎和大象的措施并不能帮助当地极度濒危的弓背结鱼(Tor remadevii),这种鱼类因河流工程项目、砂石开采造成的栖息地丧失,以及偷猎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而濒临灭绝。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SSC)淡水鱼类专家组南亚主席拉杰夫·拉加万(Rajeev Raghavan)博士强调,“积极保护弓背结鱼所生活的河流和支流,制定捕鱼法规以及禁止引进更多外来入侵物种,对这种鱼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还显示,水资源压力大(供不应求)和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水中营养物质过多导致藻类和植物过度生长)的地区,并非受威胁物种数量更多。“这表明水资源压力和富营养化并不是定位受威胁物种的合适指标,也不应被用来指导保护工作。”IUCN SSC淡水保护委员会联合主席托皮尔钦·孔特雷拉斯·麦克比斯(Topiltzin Contreras MacBeath)博士表示,“必须将淡水物种数据积极纳入保护战略和水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中,确保相关实践能够支持健康的淡水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对淡水物种测量和监测的投资,确保保护行动和水资源规划能够基于最新的信息进行”。
凯瑟琳·赛尔还谈到,“淡水景观是地球上10%已知物种的家园,对数十亿人的安全饮用水、生计、防洪和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为自然和人类保护这些珍贵的淡水生态系统。全球正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到2030年的目标,今年10月即将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将为未来四年的自然保护工作提供重要指导。因此,各国政府和业界应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淡水生物多样性数据,切实加强对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为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贡献力量。”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