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之月,盛德在木”,西汉礼学家戴圣在《礼记》中表达:春天植树,是极具道德意义的行为。可见,古人便已经遵循“人与自然共生”之道,认识到种树的意义和价值。
在我国西北地区植树是抑制风沙侵袭的最佳方法
树木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数千年的浸润下,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精神符号。从输送清新氧气、稳固水土、调节气候,为万物繁衍营造安稳家园,到古代神圣象征、艺术作品中的灵动意象,树木的身影贯穿人类文明发展脉络,成为人类情感、思想与智慧的独特寄托与永恒映照。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植树成为了人们与自然对话的独特方式。每棵种下的树苗,都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也承载着我们守护地球家园的坚定决心。
今天,又逢植树节,我们邀请你种下一株希望之树,愿它伴随你往后的日子,事业顺遂,如春日新枝蓬勃向上;家庭和美,似绿荫环抱温暖安宁;身心康泰,像树木扎根般沉稳有力。与此同时,也为地球增添一抹绿色,为我国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筑牢绿色防线,让风沙不再肆虐,让土地重焕生机。
在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大地为纸,以汗水为墨,默默投身于植树造林的伟大事业,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种树人”。沙尘源区和路径区是他们的战场,他们不辞辛劳,用坚韧的双手种下一棵棵希望的树苗,培育一片片翠绿的草地,筑起一道道抵御风沙的绿色长城。
曾经的荒山秃岭,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披上了绿装,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的漫漫沙海,也在他们的坚持中,一点点变成绿洲;死寂的戈壁,因为他们的付出,重新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深深明白,树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有树,生活便有希望,人就能安居乐业;一旦失去树木的庇护,即便活着,也将面临无尽的艰难。
宁夏项目地农户在风沙天气里种植枸杞树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生活在西部地区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和钢铁般的意志,在风沙中坚守,通过植树造林防风抑沙,吸附大气中的颗粒物,一点点改变着恶劣的环境,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为了助力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帮助“种树人”解决实际困难,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了 “种树人的雾霾之战”公益项目。项目聚焦于中国西部、北部的荒漠地区,开展经济林种植活动,旨在通过绿化荒漠土地,从根源上减少风沙和雾霾的侵袭,并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宁夏回族自治区,三面环沙,位于西沙东移的主要通道和前沿地带。全区80%的地域年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缺林少绿、生态脆弱,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宁夏的种树人怀揣着对绿色家园的渴望,从未放弃努力。他们顶着风沙,在贫瘠的土地上一次次尝试,摸索适合本地的种植方法。
枸杞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也是防风固沙和改良盐碱地的先锋树种。枸杞产业是宁夏最具地方优势特色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但长期受困于生态限制的村民,不仅缺少发展枸杞种植的初始生产资料,更缺少种植和养护苗木的技术,只能望“杞”兴叹。
2015年,项目落地宁夏,援助当地农户开展枸杞种植。种树人积极参与其中,与项目团队紧密配合,不辞辛劳地挖坑、栽种、灌溉。用汗水和坚韧,在沙漠边缘播撒绿色的希望。
宁夏中宁项目,一望无际的枸杞林将荒滩染绿
截至2024年底,项目累计在宁夏种植枸杞958余万株,造林41732亩。这些枸杞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稳稳地扎根在荒滩之上,有效阻挡了风沙的肆虐。曾经沙尘漫天的荒滩,如今被一望无际的枸杞林染绿,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如今,在宁夏中宁县项目地,“公益机构 捐资人 政府 农户 合作社”五位一体的新型生态保护公益模式已然成型。各方力量紧密协作,共同为枸杞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乡村各主体的积极性,让种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对于项目地的种树人来说,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通过销售经济林果、收取土地流转费、在合作社工作获得薪酬以及参与林果采摘赚取劳务费等多种方式,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增长。项目援助低收入家庭超37940户,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项目地村民可以通过采摘枸杞增收
不仅如此,项目还吸引了众多青年返乡就业,让老人和孩子能够得到更好地陪伴与照顾。同时,为周边农民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乡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帮助风沙前线的种树人,就是在帮助身在城市的自己。让我们携手并肩,汇聚点滴力量,支持他们的伟大事业。加入“种树人”的队伍,为改善中国西部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绿色家园!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