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该文内容主要引用自相关科研报告(详见文末资料来源),仅作信息分享使用,并不完全代表WWF方观点。
世界各地的昆虫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蜜蜂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指向性昆虫,为农业自然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授粉服务,但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蜜蜂的数量也急剧下降[1]。
蜜蜂从诞生到离世平均只能存活30-40天,作为授粉者,在短短的生命周期内采集着花蜜[2]。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落在花瓣的慢镜头 © Shutterstock / WWF-UK
蜜蜂虽小却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如同一个巨大的轮子帮助运转着整个农业系统。全球90%的粮食供应来自大约100种作物,其中71种作物(尤其是水果和蔬菜)都依赖蜜蜂进行授粉[3]。
现如今,这些经常光临农场和公园、出现在我们童年时期,那些洒满阳光与日常打闹的时光里的蜜蜂,已赫然出现在濒临灭绝的物种名单中......
揭秘蜜蜂家族
一个蜂群通常包括一只蜂王、上万只工蜂和千百只雄蜂。
蜂王:整个蜂巢中仅有一只蜂王。她的工作是产下卵,这些卵将产生蜂巢的下一代蜜蜂。蜂王还会分泌化学物质来 指导其他蜜蜂的行为。
工蜂:这些都是雌蜂,她们的作用是觅食(花上的花粉和花蜜)、通过打动翅膀来建立和保护蜂巢、清洁和流通空气。工蜂也是大多数人见过的在蜂巢外飞来飞去的蜜蜂。
雄蜂:这些是雄蜂,目的是与新蜂王交配。在春季和夏季,每个蜂巢中有数百只。但是到了冬天,当蜂巢进入生存模式时,雄蜂就会被踢出![4]
蜂王(左)、工蜂(中)、雄蜂(右)
小蜜蜂生活在哪里
全世界有超过20,000种蜂种,野生蜂种生活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个大陆上,在北美,大约有4,000种本地蜜蜂物种,占据着从森林到沙漠再到草原的生态系统[6]。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与琉璃苣(Borago officinalis)
© Ola Jennersten / WWF-Sweden
北半球蜜蜂种类比南部多,干旱和温带环境中的蜜蜂比热带地区多。美国的蜜蜂种类最多,但非洲大陆和中东的广大地区也存在着未被发现的高度多样性的蜂种,比热带地区还多。
许多动植物遵循的模式是,物种多样性向热带地区增加,而向两极地区减少,这被称为纬度梯度。蜜蜂类昆虫是该规则的一个例外,其远离极点的物种更多,而靠近赤道的物种更少。这种模式则被称为双峰纬度梯度。树木往往给蜜蜂提供较少的食物来源,因此森林和丛林比干旱的沙漠环境中蜂种少得多[7]。
蜜蜂的双峰维度梯度图 [7]
物种丰富度大的热点地区主要在美国西南部、地中海盆地、尼泊尔、安第斯山脉周围地区和中东及澳大利亚。以色列的丰富度也较高,而南非种类则较少。
蜜蜂物种的丰富度与气温、风速、太阳辐射、潮湿度息息相关。在日照和水分充足的地区,蜜蜂物种更丰富,在干燥的时节和降水量少的季节,蜜蜂在沙漠地区也分布较多[8,9]。
小蜜蜂为何数量骤减
气候变化、集约化耕作方式、栖息地丧失、农药、电子辐射和人工养殖方式都对蜂群造成不利影响,最终还可能会导致粮食安全和短缺问题。
我们在默默享受着自然馈赠者带来粮食之时,蜜蜂种群也在悄无声息地一点点消失。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每年平均约有160万只蜜蜂死亡,总数达1000多万只。十年时间,全球有将近30%的蜜蜂消失,共有八类蜜蜂种类被列为濒危物种,在过去20年中,变形金刚中最忠诚的“大黄蜂”数量甚至减少了90%(部分美国种群)[10]。
© Paramount Picture
农药杀手
农药的广泛运用导致蜜蜂数量和质量骤减,尤其是过度使用除草剂、杀虫剂、杀真菌剂和其他农药产品。杀虫剂虽然不会导致蜜蜂直接死亡,但是会伤害蜜蜂的神经系统,导致蜜蜂迷失方向、无法回巢,最后在寒冷的户外死去。
在农场的蜜蜂养殖场,杀虫剂容易引起慢性麻痹病毒,导致蜂箱外堆积成堆的死蜂,整个蜜蜂种群经常因这种疾病而丧生[11]。
蜜蜂飞入蜂房 © Damien Tupinier / Unsplash
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天气模式和温度超出正常水平,植物的提前发芽,使它们不知道春天何时到来。花朵会在春季早些时候开花,从而在花朵产生花粉与蜜蜂准备以花粉为食之间的季节时间上造成潜在的不匹配,可能只三到六天的微小失配。
小小的蜜蜂抵抗力低下,由于气候变暖,寄生虫更容易生存,蜜蜂极易感染某些螨虫和肠道寄生虫,病毒的侵袭导致菌落崩溃并极易消灭整个蜂箱里的蜜蜂[12]。
栖息地的丧失
伴随着人类活动发展、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转换等因素,大片栖息地分解成较小的、孤立的栖息地,导致蜂蜜筑巢地点流失。碎片式的住所面积小,无法满足传粉媒介的需求。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与黄花柳(Salix caprea) © Ola Jennersten / WWF-UK
电子辐射
蜜蜂若靠近电线,行为就会改变;蜂巢附近若有手机,蜜蜂就会拒绝回去。手机发出的辐射会扰乱蜜蜂的导航系统,使这些“恋家”的蜜蜂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蜂巢里的蜜蜂突然全部失踪,只留下蜂王、蜂卵和一些还不成熟的工蜂。而消失的蜜蜂从此再也找不到,并最终死在离家很远的地方[13]。
人工养殖及蜂箱的清洁度
事实上,近几年来,蜂群一直在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蜜蜂从大自然的采蜜工转型成替人类服务的授粉工,一年到头被蜂农装在大卡车上辗转各地进行有偿授粉与生产蜂蜜,这着实让蜜蜂疲累不堪。
© Adam Voorhes / WWF-US
为了让蜜蜂有体力干活,养蜂人用人造养料、能量饮料和高机能食品的混合物来喂养蜜蜂,但这些不自然的添加物都可能会对蜜蜂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有些养蜂场为了避免蜜蜂生病,让蜜蜂吮吸多种抗生素以抵抗感染,但却因此干扰了蜜蜂内脏里的天然细菌。这些细菌的作用是协助花粉发酵,制成蜂群食用的食物。
通常,每个蜂箱会容纳约3万只蜜蜂,由于密度过高,蜜蜂无法获得足够营养和生存空间,蜜蜂无法忍受就会离开蜂箱一去不回。此外,蜂箱中滋生细菌和寄生虫也会使蜜蜂染上疾病[14]。
呵护自然,你我有份
蜜蜂的一生很短暂,却为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感谢自然界小天使们的馈赠,才有我们的饱食暖衣。
因此让公众更多了解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十分重要,同时还需加强科技创新、跨部门间的合作等等。
养蜂人或耕种者可以减少或改变农药的使用;尽可能使作物多样化,如在农地周围种植会吸引蜜蜂的作物、搭建灌木篱墙,注重清洁蜂箱等,减少蜂箱内养殖的蜂量。
© Wes Lewis / Unsplash
我们的话,因城市内绿地不多,如果家中有花园可种植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以便为更多的野生蜜蜂提供食物的补充;尽可能保护野生蜂巢;多与身边家人伙伴分享,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推动绿色环保行动。
今天是5.20世界蜜蜂日,主题是“蜜切参与:为蜜蜂重建更美好家园”,就让我们从生活点滴开始,一起关注蜜蜂,爱护蜜蜂,与蜜蜂相生相伴~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