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该文内容主要引用自相关科研报告(详见文末资料来源),仅作信息分享使用,并不完全代表WWF方观点。
豹(Panthera pardus)不仅行踪隐秘,还是目前所有大型猫科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横跨非洲大部分地区以及从中东到太平洋的亚洲区域[1]。
我们耳熟能详的花豹、金钱豹,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人们习惯称呼非洲的亚种为花豹,亚洲的为金钱豹。
在南非拍摄到的豹 © Lauren Arthur / WWF
不过一切也很难说,可能未来某一天,“花豹”和“金钱豹”会被重新分类为两个独立物种。
去年发表在《当代生物学》 (Current biology)的一项研究[2]发现,非洲和亚洲豹亚种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与亚洲各亚种之间的低差异程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济源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华北豹
(图源:河南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林业局)
以目前的分类标准来看,豹一共有九个亚种,在我国主要生活着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也称作远东豹)、华北豹(P. pardus Japonensis)和华南豹(P. pardus delacouri,或称印支豹)三个珍稀豹亚种。
此外在西藏西南部还分布着一些“薛定谔”的印度花豹(P. pardus fusca,亦称孟加拉豹),也就是说这一亚种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暂无足够的证据支持[3]。
天生适应性强,反而却容易被忽略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就一直存在着对大型猫科动物的崇拜。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法老就在金字塔陵墓前修建了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雕像守护自己的来世。
豹作为优雅强壮的大猫,也饱受人们喜爱。比如古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蛇豹兽”(Serpopard),就融合了豹子强壮的身躯与蛇的长颈,象征着古代上下埃及的王权。
蛇豹兽想象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豹如此受人喜爱、尊敬,但它们如今的处境却不为公众所熟知。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豹分布地理范围十分广泛,造成了它们可能并没有受到严重威胁的误解[4]。
还有那优异的适应力也容易"令人迷惑"。豹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栖息地环境,包括热带雨林、草原、荒漠和高山[5],甚至都可以在大型城镇附近生存,如印度孟买[6]和南非约翰内斯堡[7]。
豹与孟买的城市灯光,图片于2018年11月红外相机拍摄
© naturepl.com / Nayan Khanolkar / WWF
而且在大型的专性食肉动物里面,豹的进食选择也是相当广泛。在如此高的行为可塑性下,它们似乎更容易生存下来,却也不能抵御所有威胁。
特别是要考虑大型食肉动物对广泛空间有很高的需求,其活动范围很可能会跨越地缘政治边界。虽然这些地方通常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要保护好这些景观也很有挑战,如边境安全屏障的扩大会阻碍野生动物获取季节性的资源,降低了种群规模与生存能力。
柬埔寨北部靠近与越南边境区域拍摄到的华南豹
© Panthera / WildCRU / WWF Cambodia /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去年发表在Oryx期刊上的一项研究[8],对拥有跨境种群并被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和"极危(CR)"的四个豹亚种进行了审查,并明确了相关保育工作的困境与未来机遇。
波斯豹(P. pardus saxicolor)
波斯豹是所有豹亚种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曾经分布在整个高加索地区、伊朗和安纳托利亚高原以及中亚南部。
在十八和十九世纪时,由于过度狩猎、诱捕、投毒、栖息地丧失以及缺乏猎物资源,波斯豹的种群数量出现骤降。到二十世纪中叶,波斯豹已经损失了72~84%的历史分布范围[9]。
雌性波斯豹 © Ola Jennersten / WWF-Sweden
最近一次评估推测该亚种仅剩800~1000只,其中75%的波斯豹栖息地都在伊朗境内,其余已知的残余种群都分布在周边国家的边境区域,大多都不足10只。
华南豹 (P. pardus delacouri,或称印支豹)
这种顶级捕食者曾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和我国南部,到今天,它们已经在新加坡区域性灭绝了,在老挝和越南也可能消失了。我国与柬埔寨的现存个体数目很少,在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的种群数量也大大减少[10]。
柬埔寨Phnom Prich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华南豹
© GDANCP / WWF-Cambodia
如今,华南豹的分布范围可能仅有过去的2~6%而已,现存的种群不仅规模小,而且十分孤立。
现在似乎只剩下两个主要的优先保育区域,分别是马来西亚半岛和特纳瑟利姆北部森林综合体。此外,在柬埔寨东部还生存着少量高独特性与保护价值的孤立种群,因此该地区也被科研人员确定为第三个优先保育区域。
华南豹现存分布与优先保育区域图 [10]
据估计,目前华南豹种群数量仅剩973~2503只,其中约409~1051只可繁殖的成年个体。盗猎与非法贸易的激增被认为是导致华南豹骤减的主因。其他潜在的因素包括猎物资源减少、栖息地破坏以及疾病感染。
2019年,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已将华南豹上调至"极危(CR)"。
阿拉伯豹 (P. pardus nimr)
阿拉伯豹是所有豹类亚种中体型最小的,它们现在仅生活在阿曼、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和也门,但种群规模都比较小。
直到近期,在约旦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发现了阿拉伯豹的身影,这两个亚种群的活动范围分别在与以色列和阿曼的边境区域[11]。
阿拉伯豹 © יוסי אוד / Wikimedia Commons
该亚种被认为数量已不足200只,其中在阿曼佐法尔山脉生活着最多数量的阿拉伯豹,包括了50只左右的成年个体。值得一提的是,最大种群的核心区域距离阿曼-也门边境就150千米而已。
东北豹 (P. pardus orientalis,也称作远东豹)
历史上,东北豹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但目前东北豹仅呈相互隔离的孤岛状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西南部的滨海边疆区、我国东北长白山区,以及尚不明确的朝鲜半岛区域[12]。
作为生活在北方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大型食肉动物,东北豹与东北虎及其他食肉动物同域分布,主要捕食狍、梅花鹿、马鹿和野猪,偶尔也捕食野兔、獾、鸟类和鼠类,有时甚至还捕杀黑熊。
俄罗斯远东地区拍摄到的野生雌性东北豹
© naturepl.com / Vladimir Medvedev / WWF
我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豹数量已由2017年试点之初的42只增长至60只,监测到新繁殖幼豹7只以上,幼崽存活率从30%左右提升到50%。
跨境保护对金钱豹来说意义非凡
上述这四个豹亚种在跨境区域的分布比例相对较高(23-100%),其中东北豹和华南豹的跨境比例最高,因为它们的大部分存余种群都生活在此。相较而言,波斯豹和阿拉伯豹还有部分种群生活在边境区域以外。
据现有研究来看,盗猎、缺乏足够猎物以及栖息地的丧失是亚洲大多数金钱豹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基于此,这份研究总结了保护跨境金钱豹们的四大挑战。
也门-阿曼边境区域拍摄到的阿拉伯豹
© Foundation for Endangered Wildlife Yemen
首先是各分布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制力度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泰国-缅甸边境、伊朗-伊拉克-土耳其边境等几个分布着较多金钱豹的区域,邻国间的法律可能滞后有几十年。
而且各分布国不同的工作议程、技术能力和可用于保护金钱豹的资源水平,都可能阻碍跨境保护工作的进展与成效。比如在阿曼,阿拉伯豹的保护主要得益于政府机构、执法部门的管制以及牲畜被捕食后的补偿机制;然而在邻国也门,武装冲突持续不断,很少或基本没有对阿拉伯豹的保护措施。
缺了一只后腿的雄性波斯豹,拍摄于高加索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边境沿线
© WWF 2015
其次是边境区域发生的武装冲突与动荡,除了东北豹以外,其余三个亚种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比如也门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冲突、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冲突,又或是伊拉克北部、伊朗西部和土耳其之间的不稳定。但这对金钱豹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及其猎物资源情况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然后是布设陷阱猎套与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特别是东南亚的边境地区尤其成问题,因为盗猎者可能来自邻国,他们会试图在被捕前越过边境返回。总体而言,东南亚边境地区的执行不力和边境安全松懈助长了当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非法贸易。
在马来西亚野外发现的猎套 © WWF-Malaysia / Lau Ching Fong
最后是现有和拟议的基础设施项目,不仅可能会阻碍金钱豹和其他野生动物移动,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还促成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发生,成为盗猎和关键栖息地碎片化的前兆。比如在缅甸,经研究考察证实,为抵达边境区域提供便利而建设的公路,被不法分子利用运输与交易野生哺乳动物[13]。
除上述四点之外,还可能存在重复统计跨境金钱豹种群数量的情况,导致高估了某些亚种的丰度,例如在高加索地区和中俄边境区域。未来可通过建立统一的监测方案和信息共享机制,帮助提高种群评估的准确性。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跨境合作保护的典范
建立跨境保护地是我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重要目标之一,东北虎、东北豹能否成功跨国界迁移扩散关系到虎、豹种群能否在虎豹国家公园内的繁衍生息。
多年以来的相机监测数据和监测结果显示中俄间虎豹扩散存在北部、中部、南部3个通道,通道范围内成年虎、豹大多跨国分布。
因此,在2019年2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俄罗斯豹之乡国家公园建立沟通合作机制,签订3年行动计划,打通了野生动物迁徙国际通道,树立了野生动物跨国保护国际合作典范。
巡护员竞技赛现场 © WWF
WWF自2018年开始,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合办了多届中国东北虎栖息地巡护员竞技赛。竞赛内容全面涵盖法律法规、野外追踪、足迹识别、红外相机架设、野外清除猎套、数据处理、信息分析等巡护工作各个环节。特别是在野外竞技环节,强调从实地情况出发,不断改进模拟猎具的仿真性,提高巡护员对隐蔽猎具的搜寻能力。
2020年,巡护员竞技赛参赛队伍已扩充至18支,其中包括俄罗斯豹之乡公园代表队,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持续扩大,网络传播量达到上亿级水平。
巡护员竞技赛现场发现东北豹脚印 © WWF
同时,为掌握各分局巡护体系建设情况和技术能力水平,2019年5~6月,WWF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合作开展了反盗猎巡护体系建设调研,了解人员队伍、仪器设备、技术水平等基本情况,赴多个林场调研巡护信息化管理情况,基本掌握了试点区反盗猎工作现状。
总结经验、梳理疏漏并根据调研的情况下发实施方案,统一制定巡护记录表,提出巡护强度标准,规范巡护数据统计标准,将巡护数据全部纳入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时进行阶段总结和反馈。
熊猫君的伙伴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近期推出了一组表情包,扫描二维码或者微信表情商店内搜索"大猫来了"即可免费下载,虎年来临之际,换上这组表情包,表达你对大猫们的热爱吧~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