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首届中国真菌物种IUCN红色名录评估研讨会成功召开

媒体:原创  作者:中国菌物学会
专业号:中国菌物学会 2024/6/12 10:58:37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中国物种专家组(ChSSG)的大力支持下,首届中国真菌物种IUCN红色名录评估研讨会(1stChinese Fungal IUCN Red List Workshop)于2024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湖北神农架成功召开。在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真菌保护委员会(Fungal Conservation Committee)主席Greg Mueller教授的专业指导下,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真菌保护委员会委员杨祝良研究员、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泰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刚研究员、赵琪正高级工程师和蔡箐副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朱学泰副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明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曹槟博士、浙江师范大学胡佳君博士等单位的9名专家参加了该项评估工作。

经过评估前的专业培训,专家们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物种红色名录评估标准,利用2天半的时间对预先提名的74种大型真菌开展了科学评估。初步评估结果为:1种疑似绝灭 (PE),4种极危 (CR),8种濒危 (EN),10种易危 (VU),1种近危 (NT),10种无危 (LC),15种数据缺乏 (DD)。此次评估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受威胁的中国大型真菌物种共计有23种;另外25种可能受威胁的物种因为数据不足而暂时没能开展评估。

数年前,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组织我国20余家单位的140多位专家,曾对中国大型真菌受威胁物种开展了评估,并发布了中国大型真菌受威胁物种名录。但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评估标准,对我国大型真菌开展较为基础性的评估工作,本项活动属于首次。

据悉,迄今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上评估和记载的红色物种名录中,中国的大型真菌仅有32种,其中包括受威胁物种为仅7种。此次评估后,在IUCN记录的红色物种名录中受威胁的中国大型真菌物种数将有数倍的增长,达到30余种。但从全球角度,对中国真菌开展红色名录评估任重道远,希望今后有更多同行关心和重视真菌红色名录的评估工作,为真菌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红色名录则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重要科学依据。研讨会成功召开是我国菌物学研究人员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又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2024.6.1)

阅读 37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