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是世界蛇日,一起来了解受到CITES公约关注的蛇类。
参照The Reptile Database,目前全球已知的蛇类有3828种。
莽山原矛头蝮,图片来源:曾岩
CITES公约所列蛇类
CITES公约目前将165种蛇列入附录,其中蚺科所有种Boidae spp. 、蟒科所有种Pythonidae spp.、雷蛇科所有种Bolyeriidae spp. 、美洲闪鳞蛇科所有种Loxocemidae spp.和林蚺科所有种Tropidophiidae spp. 全部被列入附录Ⅱ,部分物种被列入附录Ⅰ。
此外游蛇科Colubridae、眼镜蛇科Elapidae和蝰科Viperidae的部分物种被列入附录Ⅱ或附录Ⅲ,草原蝰 Vipera ursinii (仅欧洲种群:不包括前苏联地区的种群)被列入附录Ⅰ。
CITES公约采纳的标准命名文献和The Reptile Database不同,其囊括的物种数略有差异。
我国自然分布的CITES附录蛇类物种(10种)
中文名 | 学名 | CITES附录等级 |
红沙蟒 | Eryx miliaris | Ⅱ |
东方沙蟒 | Eryx tataricus | Ⅱ |
蟒 | Python bivittatus | Ⅱ |
滑鼠蛇 | Ptyas mucosus | Ⅱ |
舟山眼镜蛇 | Naja atra | Ⅱ |
孟加拉眼镜蛇 | Naja kaouthia | Ⅱ |
眼镜王蛇 | Ophiophagus hannah | Ⅱ |
莽山原矛头蝮 | Trimeresurus mangshanensis | Ⅱ |
渔游蛇 | Xenochrophis piscator | Ⅲ |
圆斑蝰 | Daboia russelii | Ⅲ |
物种名称参照CITES附录中文版(2019),部分以整科列入的,物种中文名参照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
莽山原矛头蝮,图片来源:蒋志刚
莽山原矛头蝮
莽山原矛头蝮(莽山烙铁头蛇)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剧毒蛇,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在南岭被发现。
由于体型大、毒性强、色彩鲜艳、花斑奇特,莽山原矛头蝮自发现之日起,即成为国际爬行类宠物市场备受追捧的新星。2012年调查发现,其种群数量仅500条左右,生存受到国际贸易的严重威胁。
鉴于此,我国于2013年,在CITES 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单独提案将其列入附录Ⅱ,该提案获得了缔约国的一致同意。
在日前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该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该物种被列为极危CR。
信息来源
The reptile database
Checklist of CITES Species
蒋志刚等. 2016.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 生物多样性. 24 (5): 500–551.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