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非洲环境保护日
Foreword
1984年4月,非洲48国代表在赞比亚卢萨卡召开会议,决定将每年4月10日,即今天,定为“非洲环境保护日”。
非洲幅员约30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14亿,涵盖50多个国家和上千个民族,拥有多样的气候、地理和历史。这里地貌丰富,包括热带雨林、沙漠、草原和湿地,栖息着超过100万种动物,全球至少1/5的已知哺乳动物、鸟类和植物物种分布于此。
然而,作为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非洲正面临人口激增、快速城市化等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重重挑战。
非盟《2063年议程》明确提出,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非洲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非洲许多国家正积极作为,持续出台政策措施,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温室气体减排,努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2013年至2023年间,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刚果盆地地区至少发现了742个物种,并被科学家正式描述为新物种。和熊猫君一起来了解其中一些吧。
刚果盆地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物种基因库之一,拥有约占世界生物多样性10%的物种,盆地横跨六个非洲国家,世界上第二大热带雨林就在这里,其面积达2亿公顷,这片郁郁葱葱的绿色区域承载了丰富多样的物种,大约有10000种热带植物以刚果盆地为家,其中30%为该地区所独有。从雄伟的树木到精致的兰花,这里的植物描绘出了一幅充满韧性与适应性的生动画面。
非洲地形图,刚果盆地位于居中位置
©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
审图号:GS(2016)2937号自然资源部 监制
5万年以来,人类一直与自然共存于此。如今,超过7500万人依赖刚果盆地获取食物、住所和文化认同。一些土著社区将这片森林视为他们的家园。
这里还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新发现(描述)的742个物种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尽管其中一些发现可能已经被当地人知晓了几个世纪,但它们对于科学界来说是全新的。
2013年至2023年,刚果盆地发现了430种植物,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新物种花园。新发现的物种包括大量兰花,来自铁角蕨属(Asplenium)的蕨类植物,来自秋海棠属(Begoni)、咖啡属(Coffea)等的物种,以及来自田基黄属(Grangea)等的开花植物物种。
Sirdavidia solannona, 加蓬,2015
© Thomas Couvreur
Sirdavidia solannona于2013年11月15日在加蓬水晶山国家公园海拔300至600米处被发现并采集,也是在加蓬被命名并记录的,被列为当年全球十大新物种之一。
这种开花植物属名为纪念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它是番荔枝科(Annonaceae)中其属的唯一植物,种名则源于其花朵与茄属(Solanum)植物的相似性。据拍摄其授粉过程的科学家描述,该物种在其家族中展现了独特的授粉机制——蜜蜂会通过振动花朵完成授粉。
微小的生物在刚果盆地脆弱的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刚果盆地,一支由至少140种新物种组成的无脊椎动物“大军”被首次记录和描述,包括蚂蚁、甲虫、蛾类、蜘蛛、蠕虫、萤火虫等物种。
淡水覆盖地球表面不到1%的面积,却孕育了10%的物种,其中1/3可能濒临灭绝,包括蜻蜓在内的多种昆虫。因此,当科学家们在2015年的一篇期刊论文中一次性描述了非洲60种新蜻蜓物种时,人们感到振奋无比。
其中约40种发现于2010年对刚果盆地国家的科考中,包括分布于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和刚果共和国的“强健闪光翼”(Umma gumma)——得名于英国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1969年的专辑,并入选当年全球十大新物种发现。
Umma gumma, 雄性, 分布于喀麦隆,刚果(金),加蓬,刚果(布) © Jens Kipping
共计96种新鱼类群体中,包含鲈鱼、鲶鱼、喉盘鱼、鳉鱼、鳗和脂鲤等物种。
Aphyosemion aurantiacum, 加蓬,2018
© Olivier Buisson
2018年,在加蓬发现了新的鳉鱼物种
Aphyosemion aurantiacum。这种鱼拥有十分鲜艳的体色:虹彩蓝鳞片、米色侧腹与明艳的橙红鳍、尾,鳍条间点缀着红色斑点。其自吻端至尾尖全长3.9厘米。该物种在加蓬翁加-翁盖总统保护区(Wonga-Wongue Presidential Reserve)韦泽河南北两条支流中被意外采集到,同时期发现的还有另外五种鱼类。
迄今为止,这一特有物种仅存于该流域三个地点,且未在其他区域发现。它们仅栖息并聚集于极小的森林溪流和水洼中,这些水域底部通常布满树根与枯叶。在最南端的发现地,它们藏身于河岸枯叶下,该处河道宽仅两米,底部为沙质。
共有22种蛙类于2013至2023年间在刚果盆地被发现。
Congolius robustus, 刚果(金), 2021
© Václav Gvoždík
2021年,Congolius robustus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被发现并描述,这是一种夜行性蛙类,可能为刚果盆地所特有,目前仅见于刚果河南部几处小区域。它们常栖息于森林溪流沿岸的植被上,偶见于沼泽森林及茂密的灌木丛中。科学家指出,这种中等体型的蛙类是评估中部刚果森林栖息地健康状况的的指示物种。
刚果盆地新发现的一系列多样化的爬行动物包括25种蛇类(如盲蛇、眼镜蛇和蝮蛇)、10种壁虎、3种变色龙、2种石龙子、1种龟类和1种鳄鱼。
Mecistops leptorhynchus, 刚果盆地 2018
© Nik Borrow
在这些新发现的爬行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非狭吻鳄(Mecistops leptorhynchus)。科学家于2018年将其描述为新物种。在刚果盆地,这种鳄鱼分布于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安哥拉北部、中非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及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
最初中非狭吻鳄与西非狭吻鳄(Mecistops cataphractus)被认为是同一物种,但通过分子测序研究与细致分析,科学家发现这实为一种长期隐匿于众目之下的新物种。期刊论文显示,二者的基因分化始于800多万年前。在那时,如今喀麦隆境内及周边的火山活动频发,因此而形成的不可逾越的山脉将爬行动物的栖息地一分为二,阻断了基因交流,自此两个种群彻底分离。
西非狭吻鳄(Mecistops cataphractus)
© KOUMAN Yaoua Christine/Tom JAMONNEAU/inaturalist
由于新物种得到确认,中非狭吻鳄与西非狭吻鳄被区分,后者的种群数量被重新评估并大幅下调,目前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栖息地丧失与盗猎对两个物种均构成威胁。中非狭吻鳄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表明其未来可能因贸易面临濒危风险。
至少两个鸟类新物种被发现,包括林鸲和猫头鹰属。
Otus bikegila, 普西林比角鸮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 2022 © Martim Melo and Bárbara Freitas
2022年,在赤道几内亚近海小岛普林西比岛(Principe island)的保护区内,一种新的角鸮物种被发现,再次彰显保护区在物种保护中的重要性。这种名为普林西比角鸮(Otus bikegila)的迷人鸟类体型娇小,具有显著的耳羽、面盘、短圆翅及短尾。它们栖息于高大乔木上,以昆虫为食。研究者称其拥有独特的似猫般的鸣声,雌性个体的音调更高。已知天敌包括白腹长尾猴与黑鼠。
该物种被认为数量稀少,仅栖息于这片小型保护区的森林中。因此,科学家呼吁将其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这10种哺乳动物包括1种新的猴类、4种鼩鼱类、4种鼠类以及两种蝙蝠类。
Cercopithecus lomamiensis (Lesula) 雄性, 刚果(金) 2012, 野外相机拍摄 © Terese Hart
无论在哪个大洲,新哺乳动物的发现都十分罕见,因此当洛马米长尾猴(Cercopithecus lomamicensis)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部鲜为人知的森林区域被确认时,意义尤为重大。
该物种虽早为当地人所知,但长期未被国际科学界认知,成为自1984年以来非洲发现的第二个新的猴类物种。尽管发现于2012年,洛马米长尾猴因其重要性仍入选了2013年全球十大新物种榜单。
科学家描述这一物种拥有类人的独特眼睛,蓝色臀部,以及低沉的“轰隆”声,其叫声在森林中回荡时令人印象深刻。研究者普遍认为,洛马米长尾猴性情安静羞怯,通常以五只或更少数量成员的小型家庭群体生活。
与许多刚果盆地物种类似,洛马米长尾猴因盗猎而岌岌可危。其最初被发现便源于一只被捕获圈养的个体。保护这一物种极具挑战性——分布范围如此狭窄的物种,极有可能在数年内从易危转为极度濒危。
与许多地区一样,刚果盆地的森林区域也面临着严峻威胁。基础设施发展、森林开发加剧以及本地、区域乃至全球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使该地区承受着多重压力,包括不可持续采伐导致的毁林,工业与农业转型引发的森林开垦,盗猎及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从全球视角看,刚果森林是巨大的“碳汇”,刚果盆地碳储量约占全球森林的8%。
若森林遭破坏,封存的碳将释放至大气。以区域内最大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为例,2001至2023年间,该国共失去1970万公顷森林覆盖,也就是自2000年以来森林覆盖减少9.9%,并释放123亿吨二氧化碳。与此同时,森林生物多样性急速衰退。监测显示,森林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79%。栖息地丧失、退化及气候变化是目前最紧迫的威胁。
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也使诸如森林象、猴类、羚羊等物种面临生存困境。
目前,刚果盆地共有1082个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濒危或受威胁物种。
为了进一步保护这一重要的生态宝库,WWF相关办公室将继续致力于生态系统保护、深化国际合作、提升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公众意识、支持可持续土地和森林管理等工作。
资料来源:
NEW LIFE IN THE CONGO BASIN: A DECADE OF SPECIES DISCOVERIES (2013–2023)
翻译、撰文:Elsa
审阅:伟华、Sammi
封面手绘:Kimio Honda
排版:kkk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