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巡护途中偶遇藏狐,当然是...

媒体:原创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会
专业号:世界自然基金会 2023/7/27 11:53:54

6月,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分局的雪豹巡护员在海拔3400米的片区巡护时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藏狐妈妈带着幼小的孩子练习捕食的场景。小藏狐的表情让我们忍俊不禁,当然是加入表情包收藏!

藏狐,网络上的表情包大户,大家可能对它习性的了解比较少,今天熊猫君给大家介绍一下。

藏狐是一种生活在高寒草原的小型犬科动物,身长约30-25厘米,尾巴长15-25厘米,体重一般在1-2千克左右,灰黄色的皮毛更有利于在复杂的环境中隐藏。一张严肃而憨厚的方脸看似很傻,但捕起猎物来那叫一个“才智聪慧”。

藏狐属食肉动物,主要以啮齿类、昆虫为食物,因体型较小只能捕食一些小型动物如高原鼠兔、藏雪鸡雏鸟。它们的独门绝技就是远远跟在雪豹、狼等大型兽类身后,伺机等待吃剩的岩羊残尸,然后撒上自己的尿液据为己有。

夏季是藏狐一年当中食物最充裕的时节,它们通常会跟踪临产期的食草动物身后“打劫”刚出生的幼崽。总之,生物界中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再“睿智”的藏狐也是狼、猞猁、鹰等食肉动物的盘中餐。

熊猫君每次去到祁连山雪豹项目地时,总会听巡护员们绘声绘色地描述日常巡护工作时遇到的有趣的、刺激的、终生难忘的各种事迹。

今天熊猫君邀请到来自祁连山的雪豹巡护员阿诚给大家说说这次拍到藏狐的调查——野马大泉调查中惊险的故事。

阿诚

巡护员简介|PROFILE

1980年出生于祁连山北边的祁丰藏族乡。

家里三代人都生活在祁连山的草原,以放牧为生,直到2011年,阿诚的身份由牧民转变为一名雪豹巡护员,他笑称巡护员们是雪豹“铲屎官”。

遗弃的房子

是我们的庇护所

2023年5月30日,由动管科(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分局野生动植物管理科)高级工程师王东武带队的七人调查队,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此次雪豹巡护监测的目的地——野马大泉。

抵达野马大泉样区已经是晚上11:30,荒芜寂寥的高原,伸手不见五指,温度也越来越低,偶尔还有几声狼嚎,必须要尽快找到一个住宿点。

图|未收拾前的营地

野外经验丰富的王亮很快找到了一处牧民遗弃的三合院房子,屋内地上、土炕各种鸟屎毛发,房梁和几样简单的家具上也是厚厚的一层灰土,从两位新队员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想法。终于有人发话了:

“王队,要不咱们住帐篷吧。”

王亮说:

“这地方昼夜温差大,晚上风卷着沙子往帐篷里钻,呛得人没办法睡的。”

王队没有发表意见,动手开始打扫卫生,大家也纷纷拿起工具干了起来,凌晨1点,一切收拾妥当,大家倒头就睡!

图|队员们收拾营地

2019年我在野马大泉巡护的时候,就在离这座房子不远处发现了一只奔跑的棕熊,这种情况下还是住房子比较安全。

第二天一早,王亮带两位队员去打水,又顺便把初春架设红外相机时在高崖泉营地的炉子拉了回来。经过大家分工合作,洗洗刷刷后一碗碗热腾腾的泡面出锅了。

图|边吃泡面边沟通工作

围炉夜话在高原里变成了围屋早茶,大家唆着面还不忘计划接下来几天的工作安排,此次的巡护任务是:

收取野马大泉雪豹监测样区1000平方公里网格的40台红外相机

采集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区20平方公里网格20台红外相机的监测数据。

每个网格记录至少3公里的样线,雪豹“铲屎官”遇到新鲜的粪便都会及时收集冷处理,每到一个相机监测点位,需要更换相机电池、更换内存卡,或者直接将相机回收。

图|雪中回收红外相机的阿诚

队友失联17小时

在高原上徒步52公里自救

高原的太阳格外艳丽,阳光中夹杂着阵阵寒风,吃过早饭队员们分两组开始了一天的外业工作。

黄昏时二组队员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营地时发现一组队员还没回来,于是边做饭边等,十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一组队员还是不见踪影,是不是遇到麻烦了?

图|二组队员寻找一组车辆痕迹

大家放下手中的活,带上照明灯开启搜寻模式,车子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56号红外相机点位,发现并没有车和人的影子。眼看天就要黑了,大家的心也越发担忧,周围几个网格的路上也没有车辙印。天完全黑了下来,搜寻车子的燃油也所剩无几,二组队员简单商讨后决定往营地的方向寻找,边找边回营地给车子补充油料。

回到营地已经是次日凌晨1点40分。

卫星电话信号一直提示异常,时间就是生命,王亮立马驱车前往50公里外的青海央龙乡,寻找有信号的地方给动管科科长马堆芳做了汇报。

挂完电话马科长立即组织科室胡大志和祁丰林区派出所所长任旭昌分析研判救援方案。任所长是一位在祁丰工作了15年的老警察,对辖区情况非常熟悉,他分析调查队员失联有三种原因:

第一:野马大泉每到夏季地表水丰富,陷车的可能较大,尤其是独行车辆,一旦陷车将无法自救;

第二:车辆出现故障动弹不了,人员受控;

第三:野马大泉无人区经常有豺、狼群、棕熊出没如果没有防护措施那就不好说了。

图|寻找信号打电话

这时已经凌晨6点了,距离一组队员失联已经13个小时了。情况汇报完毕后,我就马上随着救援人员抄最近的路进入野马大泉。刚进入没多久,就看到王亮驾车飞驰过来说:“一组的队员天亮的时候已经回来了”,大家一路揪着的心终于松了。

图|危机解除后的开会总结

后来才知道,原来一组队员在回收红外相机的途中,车辆突然发生故障无法行驶,队长王东武考虑到如果二组前来救援,这黑灯瞎火的到处都是沼泽地,万一陷车那就更麻烦了,于是动员大家带上干粮和水向着主路和营地方向徒步返程。

一组三名队员分别是49岁的队长王东武,今年5月刚入队的胡会平和司机老陈。

高原徒步52公里自救之旅

图|一组队员徒步返回营地的途中

听他们描述着当晚徒步52公里的过程,感觉既揪心又钦佩。高原的夜晚是最危险的,不仅天气难以预测,野生食肉动物也在夜晚最活跃,感谢他们惊人的意志力和决断力,最后终于安全相聚,天知道看到他们的那瞬间我们有多开心!

调查圆满结束

调查队员们做了简单的休整后,继续完成了最后的红外相机回收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里队员们又经历了几次陷车,可以说,大家肩上又担了一份重任—“挖车”。1000平方公里网格的调查,七人小组经过6天的艰苦努力终于圆满结束。接下来,就是红外相机的数据分析工作。

巡护员之声

以上仅仅只是阿诚其中一次巡护工作发生的故事,他已经在高原做了十多年的巡护员,这样的惊险故事,似乎已经是他野外巡护的常态。

正是他们对野外巡护工作的热爱与坚持才让野生动植物保护取得巨大进展。

关于上期的提问

巡护员们这样说:

比如卫星电话,那种质量好的,可以在危急时刻发出求救信号。比如GPS、奥维地图等,能为我们指引方向,其他智能设备,比如无人机、手机等都能提升我们的巡护效率。

最开始会质疑自己常年在野外的意义,看到大家慢慢开始关注环境变化,野生动植物越来越常见之后,慢慢那种守护最美家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王东武

刚开始做野外调查时,家庭成员意见挺大的,父母操心我在出行中的安全和高原环境下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妻子唠叨长时间不顾家,照管父母带孩子等繁重的家务全全由妻子承担。我也很自责,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当父母亲躺在病床上、妻子在炎热的夏天参加社区劳动、孩子在寒冷的早晨去学校的路上等等,在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却连我的电话都打不通。时间长了,家人们也都习惯了,后来接到外野调查通知后家里人都会帮忙收拾行囊和随身物品,可以看出他们现在也特别支持我的这份工作。

——阿诚

1. 要热爱野生动植物,热爱环境保护;

2. 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坚强的毅力,有较强的野外生存能力;

3. 能够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有一颗勇敢且无私奉献的心;

4. 然后可以考虑考编。

——王亮

本期有奖互动环节!

在评论区留下你对巡护员的祝福

留言点赞前三的朋友将获得

一枚雪豹徽章

本期巡护员来自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

张掖分局

张掖分局管理辖区达173.98万公顷,占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总面积的50.58%,占祁连山国家公园总面积的34.66%。

辖区内分布有大量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冻土、冰川等自然资源,是雪豹、野牦牛、藏野驴、白唇鹿、岩羊、冬虫夏草、雪莲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分布区,特别是中亚山地生物多样性旗舰物种——雪豹的重要栖息地。

自2011年以来就陆续开展了不同层面的雪豹调查,在摸清雪豹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2015年在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由野生动物管理科马堆芳科长牵头组建了野生动物调查队。

在管理局、WWF、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等机构的不断培训与支持下,调查队已经变成了一支专业可以独立开展各种野生动物调查的队伍。

阅读 117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