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外形独特,像极了史前恐龙,
有着长长的、带黏液的舌头,
专门用来捕食蚂蚁和白蚁。
身上覆盖鳞片,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种动物时,
甚至会因为它们奇特的外貌而感到害怕。
但真正走近时,你会发现,
穿山甲其实是性格温和的生物,
它们害怕一切,
主要的防御方式就是卷成一个球,
这种机制已经保护它们超过了八千万年。
然而,面对当今人类的威胁,
却显得无能为力。
启动防御机制,缩成一团的穿山甲 ©️肖戈
穿山甲的困境 Difficult Position
穿山甲是受全球非法贸易威胁最严重的哺乳动物之一。在非洲,穿山甲的肉被一些当地人视为珍馐,这使得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同时,穿山甲的栖息地不断被破坏,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盗猎和非法贸易更是让它们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胆小的穿山甲匆匆穿过路面 ©️PCRF
非洲的守护者 Guardians of Africa
在非洲,有一群人正为穿山甲的保护而努力。Kelsey Prediger 是其中之一。
她创立了穿山甲保护与研究基金会
(Pangolin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Foundation,简称 PCRF),
专注于保护和研究非洲南部的穿山甲。
通过科学研究、社区合作、社区赋能、提高社区居民意识和教育等多种方式来保护穿山甲。他们深知,只有让当地社区参与进来,才能真正实现穿山甲的有效保护。
工作人员野外巡护 ©️PCRF
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每一个物种都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穿山甲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它们的温柔和坚韧让我深受触动。我们保护穿山甲,不仅仅是为了它们自己,更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它们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未来。” —— Kelsey Prediger
与自然共生 Existing with Nature
桑人(San),又称布须曼人(Bushmen),是非洲南部的一支原住民民族,与土地和自然有着深厚的联系。
他们曾经是狩猎采集者,与穿山甲共享着这片土地。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桑人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家园,到农场、旅馆或博物馆工作,远离了自己的家庭和传统生活方式。PCRF 认为,让当地人在自己的村庄就业非常重要的。
在保护穿山甲的过程中,传承和教育至关重要。老一辈的知识和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他们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是现代人所缺乏的,而年轻一代需要了解穿山甲的重要性,通过分享这些知识,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穿山甲,了解它们面临的困境,从而激发人们的保护意识。
桑人欢聚,巡护员和原住民交流©️PCRF
基金会也帮助培训本地桑人成为巡护员 ©️PCRF
巡护员向孩子们展示保护软件中拍摄到的穿山甲 ©️PCRF
对于桑人来说,狩猎追踪曾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识别自然里生物留下的痕迹,就像我们阅读书籍一样。追踪穿山甲的脚印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穿山甲的活动范围,还可以预测它们的行踪。这种传统技能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穿山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保护者心声 Guardians Heart
PCRF 希望未来能够在穿山甲的栖息地建立一个研究中心,通过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本地和国际的研究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穿山甲的保护工作中来。
他们的目标是在每一座村庄都至少有一名穿山甲守护者,这样就可以在整个区域内形成一个保护网络。
穿山甲是自然的馈赠,森林守护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维持生态平衡。作为巡护员,我每天都在山林中行走,每一次看到它们安全地穿梭在丛林中,内心都充满了力量。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让穿山甲不再面临灭绝的威胁。
——Oma Sao Xuma
(PCRF 穿山甲巡护员主管)
人人都能参与保护 Everyone Could
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全球穿山甲贡献一份力量。
转发分享穿山甲保护的信息;
践行可持续旅行;
不消费穿山甲及其制品;
保护穿山甲栖息地的自然环境;
……
©️肖戈
在我国,有三种穿山甲分布(中华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穿山甲的保护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
我国已于2020年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这标志着全球八种穿山甲受到更严格的保护。此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还成立了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统筹开展穿山甲科学研究、野外种群和栖息地调查监测等工作。2024年,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强化穿山甲保护管理,包括严格控制穿山甲甲片入药、严厉打击非法交易等。
今天, 每年二月的第三个周六是世界穿山甲日,祝愿穿山甲这一古老而神奇的物种,将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增添生机与活力。
封面图片:肖戈
资料来源:WWF-Namibia/WWF-US
https://www.forestry.gov.cn/c/www/gsgg/595112.jhtml
整理、翻译:Sammi
审校:伟华
排版:kkk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