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药用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代,关于菊花,它不仅仅茶饮、观赏,也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中药之一。即使是3,5岁的孩子,都知道菊花的应用。根据现在市面情况,菊花在茶饮、药用用量较大,关于药用菊花,药典明确规定有5种,根据产地、加工分为贡菊、杭菊、亳菊、滁菊和怀菊。但根据实际调研,现行还有济菊、祁菊、川菊、福白菊等。但这些品种许多人都不太了解,也许只有产地人稍微了解一些。另外作为茶饮的金丝皇菊,它的辨识度似乎比药用菊花更有辨识度。
图1 金丝皇菊
对于菊这个品种来说,它是一个庞大的居群,截至目前记录约有1000多个品种,绝大部分是观赏。而笔者今天主要介绍药用菊花情况,特别是《中国药典》资源。当您翻阅《中国植物志》,您会看到关于菊花的描述多得吓人,没办法,菊花品种太多,花色、花的形态、叶形等均有不同。就单论花来说,又分为舌状花系和盘状花系。花又分为满天星区和大菊区等。而这里面药用菊花也就只占很小一部分。而根据药用菊花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浙江(杭菊)、安徽(滁菊、贡菊、亳菊)、河南(怀菊)一带。另外湖北(福白菊)、四川(川菊)、河北(祁菊)、山东(济菊)也有分布,分布范围较窄。
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中国药典》记载的药用菊花资源。关于菊花的形态特征也只能简述:
菊花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有差异,50-150cm,茎直立,也有匍匐的,叶形变异较大,多被柔毛,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花色白色或黄色。下面笔者对药典品基原展示。
图2 亳菊(大亳菊)植株
图3 滁菊植株
图4 贡菊植株
图5 杭菊植株
图6 怀菊植株1(白花)
图7 怀菊植株2(黄花)
采收加工后,各自药材拥有自己的特点。
亳菊 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
图8 亳菊
滁菊 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图9 滁菊
贡菊 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露。
图10 贡菊
杭菊 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
图11 杭菊
怀菊 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多数为舌状花,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图12 怀菊(白花)
图13 怀菊(黄花)
而关于菊花要用历史考证,可追溯至汉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而关于菊花食用及基本描述也相对较早,例如《礼记·月令篇》记载菊花九月开黄花;《离骚》记录菊花食用;《博物志》记录食用的为甘菊,苦菊不食用;《西京杂记》亦记录菊花酿酒,用的是甘菊等。从以上可知菊花食用记载较早。
唐代前,《名医别录》记载曰:“生雍州川泽及田野,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皆阴干。”这里可知此时菊花根、茎、叶、花、果实均有采集,并提到花九月采集,与古文献一致,生雍州,即今之咸阳北部,宝鸡、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一带,根据这一带分布菊类植物,委陵菊和甘菊较为接近。《本草经集注》记载:“菊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一种青茎而大,做篙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其华正相似,唯以甘苦别之尔。又有白菊,茎叶都相似,唯花白,五月取,但难多得。……南阳郦县最多,处处有”,这里提出菊有甘苦,苦者应是今之野菊,根据郦县(河南南阳西北部)分布多,应是野菊,另食用甘菊应是委陵菊和甘菊。而委陵菊分布范围较窄,这里食用菊花应是分布较广的甘菊。其中记载有开白花的菊花,白色菊花根据相关考证,有可能是毛华菊、小红菊或紫花野菊,五月采摘的极大可能是小红菊,或紫花野菊。
图14 甘菊
图15 小红菊
《本草拾遗》记载:“白菊,生平泽,紫白,五月花”。应与《本草经集注》记载白菊一致。《日华子本草》记载:“菊有两种,花大气香,茎紫者为甘菊。花小气烈,茎青小者名野菊。然虽如此,园蔬内种,肥沃后同一体。”由此可以看出,元代时期,菊花栽培已成气候,并说野菊栽培后花大,属于培育新品种。从唐代及唐后期文化可知,菊花栽培在此时期非常成熟。
《本草图经》记载:“初春布地生细苗,夏茂,秋花、冬实。然菊之种类颇多,有紫茎而气香,叶厚柔嫩可食者,其花微小,味甚甘,此为真。有青茎而大,叶细作篙艾气味苦者,华也大,名苦慧。非真也。南阳菊亦有两种,白菊叶大似艾叶,茎青、根细、花白、蕊黄,其黄菊,叶似筒篙,花、蕊都黄。然今服饵多用白者。南京又有一种开小花,花瓣下如小珠子,谓之珠子菊。云入药亦佳。”此本草记录了菊的物候期,以及多个菊品种。并记载菊产地亦南阳菊潭为佳,根据考证菊潭在今南阳西峡县丹水镇,南京为今之商丘,根据其形态及产地,白菊的品种主要是小红菊、甘菊、野菊花。根据其附图,与其三者一致。《本草衍义》载曰:“菊花近世有二十余种,唯单叶,花小而黄绿,叶色深,小而薄,应候而开是也。月令所谓菊花有黄花者也。又有邓州白菊,单叶者亦入药,余皆医经不用。专治头目风热,今多收之做枕。”可知,在宋代,菊花栽培品种众多,大部分为观赏,只有花黄,花小,单叶及邓州白菊入药。根据《菊谱》记载:“邓州黄,开以九月末。单叶,双纹,深于鹅黄而浅于郁金。中有细叶,出铃萼上,形样甚似邓州白,但小差尔”;“邓州白,九月末开。单叶,双纹,白花。中有细蕊,出铃萼中。此花叶皆尖细,相去稀疏,然香比诸菊甚烈,而又正为药中所用”。根据《本草图经》、《本草衍义》及《菊谱》可知,宋代所用菊花主要为甘菊、野菊和栽培选取出的一些栽培品。
图16 野菊
明清时期,认为药用菊花色有黄白,药用主要选择家种,花小,黄色,单瓣花,九月采摘。例如《药品化义》、《本草备要》、《本草从新》等。《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了菊花栽培情况及菊花种类,载曰:“茶菊,城头菊、金铃菊、金箭菊、菊米。茶菊较家菊(观赏菊)朵少多心,有黄、白二色。杭州钱塘所属良诸桧葬地方,乡人多种菊为业,秋十月采取花,挑入城市以售”。《本草害利》曰:“滁州菊,单瓣色白为甘者为上。杭州黄白茶菊,微苦者次之。其九月采暴干。野菊苦辛惨烈有小毒。”植物名实图考图文记载菊花,从以上可知,清时期菊花产地产区基本成熟,在杭州、安徽一带,并与近代菊花形态一致。
对于杭菊进行考证,杭菊为药茶两用,其应用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万历年间《嘉善县志》记载:“杭州城精产甘菊,香味清美,及时采之,胜于诸品 ;《本草新编》曰:“杭人多半作茶饮;《本草纲目拾遗》曰“今杭俗以茶菊作饷遗客,为用最广。”由此推测早期杭菊作为茶菊开始种植,主要集中种植在余杭地区,距今约有四百余年。古代贡菊分布范围较狭窄,仅产于安徽歙县一带,始为茶菊。《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徽商多买杭产菊花,焙干制茶开设茶铺,而后引进杭产茶菊中最优良品种,种植于歙县,形成当地具有特色的道地药材。《德清县志》花草类项下记载:“菊绿心白瓣气香味甘历久不变,下舍雷甸多种之,今名德菊,不亚于滁菊。”说明贡菊来源于浙江的“德菊”。 怀菊在河南焦作地区的栽种历史由来已久,其植物学形态与邓州菊一致,推测怀菊引种于邓州,当地称其为“地薇篙”。焦作地区在夏朝被称为覃怀地,汉代为河内,唐代以后为怀州,明清为怀庆府,下辖沁阳、博爱、武陆、温县等地,位于南阳北部。《本草图经》、《本草纲目》等本草著作均引用《天宝单方药图》“河内(焦作)名地薇篙,诸郡皆有”的描述,侧面证明焦作在唐代已为道地产地,其时,怀药已被列为贡品。《沁阳市志》写道“历代征收怀药贡品时,大都指名道姓,非要留驾庄和大道寺地黄、大郎寨山药、皇甫村菊花和小庙后牛膝不可”。滁菊入药考证,《琅哪山石刻选》中记载了1806年滁州免除花户杂泛差役的安民告示,碑文所载以种花为生的花户们居住于马厂(今滁州市全椒县)、常山(今滁州南憔区)、石城(今池州市)等地,花户所种菊花为供皇室所用贡品,可免除其杂泛差役。《滁县地区卫生志》曰:“清朝光绪年间,滁菊被列为贡品,所以又称滁贡菊。“《本草纲目》、《本草害利》亦有记载。安徽亳州所产药用菊花称为“毫菊”,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清代。《百草镜》曰:“产于亳州者不可用(作茶菊),白而微臭”。《亳州志(1774年版)》记载:“毫土亦宜菊”,并在药之品类列“甘菊花”《亳州志(1825年版)》及《亳州志(1897年版)》物产项下列“甘菊花”,且称“仅取甘者入药”。由《亳州志》可看出,甘菊始终为亳州道地药材。
综合以上可知,唐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采集野生品,有黄、白两种,黄花者为甘菊和委陵菊;白花者为毛华菊、小红菊为主。药用菊花栽培始于北宋,由野生的甘菊、委陵菊、小红菊和毛华菊通过长期的种间种内杂交选育,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菊花栽培种。宋代已出现“南阳菊”“邓州黄”“邓州白”等多个地方品种。后期逐渐形成今之所用的品种“怀菊”、“亳菊”、“杭菊”、“滁菊”和“贡菊”。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